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水理和力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0 前言第12-14页
1 绪论第14-3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8页
     ·石油污染物的运移与残留第15-21页
     ·石油污染含水介质水理性质研究第21-23页
     ·污染土的工程特性第23-28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8-32页
     ·学术构想与思路第28-29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9-32页
2 供试样品组成和性质的测定第32-44页
   ·研究区概况第32页
   ·试验材料第32-35页
     ·试验土壤第32-34页
     ·试验油品第34页
     ·石油污染土壤的制备第34-35页
   ·石油含量的测定第35-37页
   ·石油污染介质中含水率的测定第37-42页
     ·含水率对石油污染土壤烘干损失的影响第37-38页
     ·含油率的影响第38-42页
   ·小结第42-44页
3 多孔介质中石油污染物残留过程研究第44-60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4-47页
     ·材料第44页
     ·装置第44-45页
     ·方法与控制条件第45-47页
   ·柴油在多孔介质中的残留特性第47-57页
     ·连续入渗时柴油的残留第47-54页
     ·瞬时入渗时柴油的残留第54-57页
   ·结果与讨论第57-58页
   ·小结第58-60页
4 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水理性质研究第60-86页
   ·持水性第60-62页
     ·内容与方法第60-61页
     ·结果与分析第61-62页
   ·毛细水上升高度第62-69页
     ·毛细作用机理第63-64页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69页
   ·渗透性第69-80页
     ·柴油污染砂土的渗透性第69-72页
     ·原油污染砂土的渗透性第72-73页
     ·柴油污染壤粘土的渗透性第73-77页
     ·原油污染壤粘土的渗透性第77-78页
     ·结果与讨论第78-80页
   ·界限含水率第80-84页
     ·试验方法第80-81页
     ·结果与讨论第81-84页
   ·小结第84-86页
5 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力学性能研究第86-106页
   ·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压实特性第86-97页
     ·壤粘土的击实曲线第86-95页
     ·砂土的击实曲线第95-97页
   ·石油污染含水介质的剪切特性研究第97-105页
     ·装置与方法第97-98页
     ·控制条件与研究内容第98页
     ·结果与讨论第98-105页
   ·小结第105-106页
6 结论和建议第106-110页
   ·结论第106-108页
   ·创新性第108页
   ·建议第108-110页
参考文献第110-119页
附图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页
个人简历第12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泥SBR-BAF复合工艺的特性和处理效能研究
下一篇: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光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