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引言 | 第8-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 ·现实意义 | 第9页 |
| ·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 ·新经济史理论 | 第9页 |
| ·制度变迁理论 | 第9-10页 |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0页 |
| ·路径依赖原理 | 第10-11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 ·内蒙古牧区 | 第11-12页 |
| ·合作 | 第12页 |
| ·合作社 | 第12页 |
| ·牧区合作社 | 第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关于乌兰夫发展牧区合作社思想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关于牧区合作社的研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 2 关于政府与牧区合作社的关系问题 | 第15-30页 |
| ·乌兰夫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牧区合作社关系问题的思想主张 | 第15-18页 |
| ·政府应通过鼓励发展牧民合作社以在牧区形成有效的交易协调机制 | 第15-16页 |
| ·在发展牧区合作社的过程中政府应给予积极的指导与支持 | 第16-17页 |
| ·政府在发展牧区合作社的过程中要贯彻稳步原则 | 第17-18页 |
| ·政府在发展牧区合作社的过程中必须尊重牧民群众的选择 | 第18页 |
| ·乌兰夫关于正确处理政府与牧区合作社关系问题思想的启示 | 第18-30页 |
| ·新牧区建设过程中亟待通过发展牧民合作社形成有效的交易协调机制 | 第18-24页 |
| ·政府在牧区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指导与支持但又不越俎代庖的方针 | 第24-26页 |
| ·当前在发展牧区合作社的过程中仍要贯彻稳步原则 | 第26-27页 |
|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牧区合作社必须尊重牧民群众的选择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页 |
| 3 关于牧区合作社的内部建设问题 | 第30-44页 |
| ·乌兰夫关于牧区合作社内部建设问题的思想主张 | 第30-33页 |
| ·主张要加强牧民合作社的内部治理 | 第30-31页 |
| ·允许合作社有不同的名称与形式,主张采取股份制的形式建立牧区合作社 | 第31-32页 |
| ·根据牧区实际合理地确定合作社规模 | 第32页 |
| ·提倡在草原牧区实行定居游牧与组织牧民互助合作相结合 | 第32-33页 |
| ·乌兰夫关于加强合作社内部建设思想的启示 | 第33-43页 |
| ·在发展牧民合作社过程中要加强其内部治理工作 | 第33-34页 |
| ·不拘泥于合作社的名称与形式,以股份制的形式建立牧区合作社 | 第34-37页 |
| ·发展牧区合作社要根据牧区实际合理地确定合作社规模 | 第37-41页 |
| ·通过发展牧区合作社实现在草原牧区实行定居游牧与组织牧民互助合作的有机结合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结论与展望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4-45页 |
| ·展望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