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建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语音识别发展历史 | 第10-11页 |
·语音识别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语音识别系统面临的问题 | 第13页 |
·本文研究工作和进展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语音识别基础理论 | 第15-31页 |
·前端处理与特征矢量 | 第16-17页 |
·声学建模 | 第17-20页 |
·声学单元选取 | 第17-18页 |
·HMM声学建模 | 第18-19页 |
·高斯混合分布 | 第19-20页 |
·语言模型 | 第20-22页 |
·解码问题 | 第22-28页 |
·帧同步Viterbi解码 | 第23-26页 |
·基本Viterbi算法 | 第23-24页 |
·连续语音识别中的帧同步Viterbi搜索 | 第24-26页 |
·A*堆栈解码算法 | 第26-27页 |
·语音识别的输出 | 第27-28页 |
·语音识别系统的性能评测 | 第28-30页 |
·测试数据的选择 | 第28页 |
·识别精度 | 第28-29页 |
·识别速度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连续语音识别中不同基元模型的研究 | 第31-35页 |
·连续语音中基元模型的选择 | 第31-32页 |
·汉语中不同基元模型的比较 | 第32-34页 |
·声韵母基元 | 第32-33页 |
·音素基元 | 第33-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实验系统 | 第34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主动学习 | 第35-53页 |
·主动学习的背景和概念 | 第35-37页 |
·主动学习的内容 | 第37-42页 |
·标注的主动学习 | 第37-39页 |
·选择样本的一些方法 | 第38页 |
·样本选择中的一些注意点 | 第38-39页 |
·样本选择的流程 | 第39页 |
·标注错误纠正的主动学习 | 第39-41页 |
·半监督学习 | 第41页 |
·主动评价(对模型评价) | 第41-42页 |
·主动学习系统介绍 | 第42-53页 |
·主动学习系统算法介绍 | 第42-43页 |
·主动学习系统的搭建 | 第43-45页 |
·主动学习系统初始样本选择算法 | 第45-46页 |
·主动学习系统样本选择方法研究 | 第46-53页 |
·词后验概率的计算 | 第46-50页 |
·lattice上每个弧后验概率的计算 | 第47-48页 |
·混淆网络的生成 | 第48-50页 |
·样本后验概率的计算 | 第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实验系统 | 第50页 |
·lattice生成混淆网络剪枝门限的选择 | 第50-51页 |
·使用不同样本选择方法的主动学习性能比较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广播语音及广播语音库 | 第53-64页 |
·建立广播语音库的意义 | 第53-54页 |
·广播语音库建立的方法 | 第54-55页 |
·语音库建立中的问题 | 第55-56页 |
·广播语音库的制作 | 第56-60页 |
·语音信号的采集 | 第56-57页 |
·广播语音信号的预处理 | 第57-58页 |
·数据采集的流程图 | 第58-59页 |
·广播语音的采集及保存 | 第59-60页 |
·广播语音库的质量检测 | 第60页 |
·语音库的标注 | 第60-64页 |
·语音库标注的和意义 | 第60-61页 |
·基本标注方法 | 第61-62页 |
·语音库的标注种类和规范 | 第62-64页 |
·汉语韵律标注规范 | 第62页 |
·汉语口语韵律标注系统C-ToBI | 第62-63页 |
·汉语音段扩展标注规范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广播语音标注系统的建立 | 第64-78页 |
·广播语音标注系统的设计 | 第64-76页 |
·广播语音标注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64-67页 |
·广播语音的标注方案 | 第67-76页 |
·基本步骤 | 第67-72页 |
·标注的要求 | 第72-76页 |
·标注系统结果一致性的检测 | 第76-77页 |
·广播语音识别中的特点和会遇到的问题 | 第77-78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8-80页 |
·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今后的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