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聚天冬氨酸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聚天冬氨酸研究背景 | 第14页 |
·天冬氮酸简介 | 第14-16页 |
·聚天冬氮酸的应用领域 | 第16-21页 |
·水处理剂 | 第17-18页 |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第18页 |
·分散剂 | 第18-19页 |
·日用化学品 | 第19页 |
·油田化学品 | 第19页 |
·高分子吸水材料 | 第19-20页 |
·医药及医疗 | 第20-21页 |
·聚天门冬氨酸的合成过程 | 第21-29页 |
·中间体聚琥珀酰亚胺的合成 | 第21-29页 |
·聚琥珀酰亚胺的水解和聚天冬氨酸的分离 | 第29页 |
·改性方法 | 第29-31页 |
·本文设计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32-44页 |
·前言 | 第32-33页 |
·聚天冬氨酸水凝胶的合成 | 第33-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腐殖酸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35-37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产品的制备 | 第36-37页 |
·溶胀率的测试 | 第37页 |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第37页 |
·大豆蛋白吸水剂的合成与复配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 | 第37-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合成方法 | 第38页 |
·水晶泥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38-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页 |
·丙烯酸钠丙烯酰胺树脂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39-41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页 |
·溶胀率测试 | 第40-41页 |
·海藻酸钠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41-44页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吸水树脂的合成 | 第41-42页 |
·溶胀率测试 | 第42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2页 |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分析 | 第42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第42-44页 |
第三章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44-60页 |
·腐殖酸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44-45页 |
·大豆蛋白吸水剂的合成与复配 | 第45-46页 |
·水晶泥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46页 |
·丙烯酸钠丙烯酰胺树脂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46-51页 |
·物理共混产品的溶胀率分析 | 第46-47页 |
·在合成的不同时间加入聚丙烯酰胺树脂对产物溶胀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同沉淀剂对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海藻酸钠与聚天冬氨酸共混 | 第51-58页 |
·半互穿水凝胶溶胀动力学分析 | 第51-52页 |
·最佳复配比例的确定 | 第52-54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4-55页 |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5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凝胶固体的表面结构 | 第55-58页 |
·聚天冬氨酸生产成本核算 | 第58-60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0-62页 |
第五章 问题与建议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附录一 试剂与材料 | 第70-71页 |
附录二 仪器设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及导师介绍 | 第74-7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