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研究进展 | 第11-20页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气候的联系 | 第11-13页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形成和季节变化成因 | 第13-15页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年际变化 | 第15-18页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年际变化成因 | 第18-20页 |
·问题的提出及论文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6页 |
第二章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春夏季节变化特征及成因 | 第26-54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资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28-36页 |
·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四季变化特征 | 第28-29页 |
·北半球副热带西风急流春夏季节变化特征 | 第29-31页 |
·春末夏初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两次北跳特征 | 第31-33页 |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特征 | 第33-36页 |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春夏季节变化成因 | 第36-41页 |
·春末夏初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两次北跳的动力和热力影响机制 | 第36-38页 |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化中动力和热力作用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图 | 第43-54页 |
第三章 初夏至盛夏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对东亚地区气候的影响 | 第54-77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资料 | 第55页 |
·急流北跳、急流中心西移时间与江淮出梅时间的关系 | 第55-56页 |
·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前后中国降水变化特征 | 第56-60页 |
·急流突变前后高空散度场和垂直环流的变化特征 | 第60-63页 |
·急流突变前后东亚地区水平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变化特征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图 | 第69-77页 |
第四章 初夏至盛夏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突变早晚对东亚地区气候的影响 | 第77-102页 |
·引言 | 第77页 |
·资料 | 第77-78页 |
·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发生时间年际变化 | 第78页 |
·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早晚与7月我国东部降水异常的关系 | 第78-82页 |
·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早晚与7月东亚急流异常的关系 | 第82-84页 |
·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早晚与7月东亚环流异常的关系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3页 |
附图 | 第93-102页 |
第五章 初夏至盛夏急流西风急流突变早晚成因及前期强影响信号 | 第102-135页 |
·引言 | 第102-104页 |
·资料 | 第104页 |
·瞬变波异常和地表温度异常与急流北跳发生早晚的关系 | 第104-108页 |
·瞬变波异常和地表温度异常与急流中心西移发生早晚的关系 | 第108-112页 |
·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发生早晚的前期海温强影响信号 | 第112-118页 |
·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早晚与前期海温异常的关系 | 第113-115页 |
·前期关键区海温异常指数分析 | 第115-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
附图 | 第121-13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135-140页 |
·主要结论 | 第135-138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8-139页 |
·工作展望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41页 |
博士期间学术交流情况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