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退耕还林简介 | 第14-15页 |
·生态交错带特征 | 第15页 |
·生态交错带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生态交错带与物种多样性 | 第17-19页 |
·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异质性 | 第19-21页 |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1-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2-23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3-3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3-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33页 |
·样地选取 | 第25-26页 |
·最小样方面积的确定 | 第26-27页 |
·取样方法 | 第27页 |
·移动分割窗技术 | 第27-29页 |
·土样测定方法 | 第29-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5-50页 |
·基于交错带物种组成结果 | 第35-40页 |
·交错带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 | 第35-36页 |
·基于物种组成不同指标的分割窗比较 | 第36-38页 |
·不同距离系数的分割窗比较 | 第38-40页 |
·基于交错带土壤养分结果 | 第40-47页 |
·交错带土壤养分变化趋势 | 第40-42页 |
·基于土壤养分不同指标的分割窗比较 | 第42-46页 |
·不同距离系数的分割窗比较 | 第46-47页 |
·退耕影响下交错带的宽度测定及边界不同指标边缘效应的共有域 | 第47-50页 |
4 讨论 | 第50-54页 |
·退耕影响下农林生态交错带物种分布 | 第50页 |
·退耕影响下农林生态交错带土壤分布 | 第50-51页 |
·生态交错带宽度的测定 | 第51-5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