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 ·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基因研究 | 第13-17页 |
| ·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基因的分类 | 第13-15页 |
| ·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策略 | 第15-16页 |
| ·植物RGA 与抗病基因的关系 | 第16-17页 |
|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布特点 | 第17页 |
| ·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17-20页 |
| ·表达序列标签(EST)的技术原理及其标记优点 | 第18页 |
| ·表达序列标签(EST)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 第18-20页 |
| ·小麦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开发 | 第20-22页 |
| ·eSNP(electronic SNP) | 第20页 |
| ·测序法 | 第20-22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RGA-ILP 标记的开发及其遗传定位 | 第23-3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 ·作图群体材料 | 第23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RGA-ILP 标记的多态性 | 第25-26页 |
| ·RGA-ILP 位点的遗传图谱及其分布 | 第26页 |
| ·RGA 序列的定位 | 第26-27页 |
| ·讨论 | 第27-34页 |
| ·RGA-ILP 标记技术 | 第27-28页 |
| ·RGA 富集区 | 第28页 |
| ·RGA-ILP 位点及其周围的抗病基因 | 第28页 |
| ·比较基因组学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 第28-34页 |
| 第三章 小麦基因组特异的EST-SNP 分析 | 第34-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 ·候选基因组特异SNPs/Indels 的特征 | 第35-40页 |
| ·实验验证基因组特异SNPs/Indels | 第40-45页 |
| 第四章 小麦RGA-SNPs 分析 | 第45-5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 ·植物材料和性状数据 | 第45-47页 |
| ·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 ·抗病相关EST-RGAs 的筛选 | 第48页 |
| ·染色体特异引物的筛选 | 第48-51页 |
| ·测序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2-53页 |
| ·聚类分析 | 第53页 |
| ·关联分析 | 第53-54页 |
| ·讨论 | 第54-56页 |
| ·关于USDA(美国农业部)小麦SNP 数据库的利用 | 第54页 |
| ·RGA-SNPs 对群体分化的影响 | 第54页 |
| ·P64-232 和P16-469 两个突变位点的功能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6-58页 |
| ·利用水稻基因组序列寻找小麦内含子的可行性 | 第56页 |
| ·RGA-ILP 位点的遗传定位及其分布 | 第56页 |
| ·RGA-ILP 位点周围的抗病基因 | 第56页 |
| ·小麦基因组特异的EST-SNP 分析 | 第56-57页 |
| ·RGA-SNPs 对群体分化的影响 | 第57页 |
| ·P64-232 和P16-469 与Yr 基因和Pm 基因相关联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