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胆泄浊法调节痰浊型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1-17页 |
一、高血压病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一) 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发生机制 | 第11页 |
(二)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 | 第11-12页 |
二、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检测 | 第12-14页 |
(一) 血管内皮相关活性物质的检测 | 第12-13页 |
(二) 血管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的检测 | 第13-14页 |
三、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治疗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四、中医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与治疗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7-26页 |
一、对象与方法 | 第17-20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二)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 第17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17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二、研究结果 | 第20-26页 |
(一) 基本资料比较 | 第20-21页 |
(二) 相关性分析 | 第21-23页 |
(三) 治疗前后肱动脉舒张功能变化 | 第23页 |
(四) 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变化 | 第23-24页 |
(五) 治疗前后外周血中NO及ET-1浓度变化 | 第24页 |
(六)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 | 第24页 |
(七)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比较 | 第24-26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26-30页 |
一、FMD、IMT与多指标间相关性 | 第26-27页 |
二、温胆片治疗痰浊证内皮功能障碍疗效评价 | 第27-29页 |
三、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7页 |
附录 | 第37-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