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及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的意义、目的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分类 | 第13-22页 |
·损伤识别方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 第22-23页 |
·本文工作 | 第23-24页 |
第2章 平板结构损伤识别的基本理论 | 第24-32页 |
·模态曲率差法 | 第24-26页 |
·频率变化比法 | 第26-27页 |
·模态应变能法 | 第27-28页 |
·曲率峰值法 | 第28-30页 |
·基于频率的平板抗弯刚度的推导 | 第30-32页 |
第3章 平板结构损伤有限元模拟 | 第32-45页 |
·有限元数值算例 | 第32-34页 |
·ANSYS软件介绍 | 第32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2-33页 |
·损伤位置及损伤程度设计 | 第33页 |
·有限单元划分 | 第33页 |
·MATLAB后期处理 | 第33-34页 |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34-44页 |
·频率识别结果 | 第34-35页 |
·振型识别结果 | 第35-36页 |
·曲率峰值法确定损伤位置 | 第36-43页 |
·刚度衰减规律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BP神经网络算法在平板损伤识别中应用 | 第45-53页 |
·人工神经网络 | 第45-46页 |
·BP神经网络 | 第46-49页 |
·网络结构 | 第46-47页 |
·BP网络中的数据 | 第47页 |
·BP神经网络的计算原理 | 第47-48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 | 第48-49页 |
·结构损伤识别的BP神经网络方法 | 第49-50页 |
·可能的损伤位置的判定 | 第49页 |
·损伤诊断BP神经网络设计 | 第49-50页 |
·BP神经网络的程序设计 | 第50页 |
·数值模拟算例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模态应变能法识别平板损伤 | 第53-58页 |
·模态应变能理论 | 第53-54页 |
·有限元模型及数值计算结果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平板结构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 第58-66页 |
·试验准备 | 第58-59页 |
·试验模型设计 | 第58页 |
·试验设备 | 第58-59页 |
·模态试验 | 第59-62页 |
·试验步骤 | 第59页 |
·激励方法 | 第59页 |
·测点布置 | 第59-60页 |
·损伤单元位置 | 第60页 |
·试验数据处理 | 第60-62页 |
·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及模态分析 | 第62-63页 |
·试验模型建立 | 第62-63页 |
·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 | 第63页 |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结果比较 | 第63-64页 |
·平板刚度衰减规律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6-68页 |
1. 结论 | 第66页 |
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