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电能质量的意义 | 第13-14页 |
·电能质量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电能质量的内涵和定义 | 第14-15页 |
·电能质量的评价指标 | 第15-16页 |
·电能质量标准 | 第16-17页 |
·电能质量检测的现状 | 第17页 |
·本人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电能质量检测原理 | 第19-38页 |
·检测原理概述 | 第19-20页 |
·频率与周期的检测 | 第20页 |
·谐波与间谐波的检测 | 第20-31页 |
·谐波 | 第20-21页 |
·间谐波 | 第21-22页 |
·非正弦周期电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 第22-23页 |
·非正弦周期电信号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 第23-25页 |
·频谱泄漏 | 第25-26页 |
·窗函数 | 第26-29页 |
·加窗FFT算法 | 第29-30页 |
·谐波与间谐波处理的异同 | 第30-31页 |
·有效值检测 | 第31-32页 |
·基波与各次谐波电压、电流有效值 | 第31-32页 |
·三相电压、电流真有效值 | 第32页 |
·功率的检测 | 第32-33页 |
·基波与各次谐波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 第32-33页 |
·三相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 第33页 |
·相角的检测 | 第33页 |
·三相不平衡度的检测 | 第33-35页 |
·闪变的测量 | 第35-38页 |
·短时闪变 | 第35页 |
·长时闪变 | 第35页 |
·闪变的测量原理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系统设计概述 | 第38-43页 |
·电能质量检测设备的设计要求 | 第38-40页 |
·检测功能 | 第38页 |
·显示和通讯功能 | 第38页 |
·记录存储功能 | 第38-39页 |
·准确度 | 第39-40页 |
·基于TMS320F2812的电能质量检测装置系统概述 | 第40-43页 |
·系统架构 | 第40-41页 |
·系统特点 | 第41-42页 |
·系统的功能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3-57页 |
·系统结构框图 | 第43-44页 |
·核心处理器TMS320F2812 | 第44-45页 |
·电源设计 | 第45-46页 |
·片外扩展RAM | 第46-47页 |
·高速A/D采样电路 | 第47-50页 |
·模拟数据采集通道 | 第50-52页 |
·电压信号采集 | 第50页 |
·电压信号调理电路 | 第50-51页 |
·电流信号采集 | 第51页 |
·电流信号调理电路 | 第51-52页 |
·参考电平电路 | 第52页 |
·交流电周期测量电路 | 第52-53页 |
·锁相环电路 | 第53-54页 |
·通讯电路 | 第54-57页 |
·CAN总线通讯接口电路 | 第54-55页 |
·RS232通讯接口电路 | 第55-57页 |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7-71页 |
·CCStudio 3.1开发环境说明 | 第57-58页 |
·CCS的数据可视化功能 | 第58-59页 |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 | 第59-60页 |
·TMS320F2812的CMD文件编写 | 第60-63页 |
·FFT算法的实现 | 第63-65页 |
·CFFT32模块介绍 | 第63-65页 |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 第65-69页 |
·FIR滤波器原理 | 第66页 |
·IIR滤波器原理 | 第66-67页 |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步骤 | 第67页 |
·利用MATLAB设计数字滤波器 | 第67-69页 |
·IQmath定点数学函数库 | 第69-71页 |
·IQmath简介 | 第69页 |
·IQmath的组成与调用 | 第69-71页 |
第六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第71-73页 |
·研究成果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4页 |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