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5页 |
·乡村旅游研究动态 | 第10-13页 |
·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小结 | 第15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概述 | 第17-23页 |
·乡村概念界定 | 第17页 |
·乡村旅游界定 | 第17-18页 |
·乡村旅游园界定 | 第18页 |
·乡村旅游园特点 | 第18-19页 |
·生产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 第18-19页 |
·多样的休闲娱乐与教育的融合 | 第19页 |
·集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 第19页 |
·季节的交替性和地域的差异性 | 第19页 |
·高收益,低风险 | 第19页 |
·可持续发展性 | 第19页 |
·乡村旅游园的分类 | 第19-21页 |
·依托景区型乡村旅游园 | 第20页 |
·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园 | 第20页 |
·特色村寨型乡村旅游园 | 第20-21页 |
·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21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1-22页 |
·旅游心理学 | 第22页 |
·景观美学理论 | 第22-23页 |
3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现状 | 第23-30页 |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共同的发展背景 | 第23-25页 |
·自然资源丰富 | 第23页 |
·动植物种类多样 | 第23页 |
·历史悠久的农耕民俗文化 | 第23-24页 |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 第24-25页 |
·成渝两地乡村旅游园的发展历程 | 第25页 |
·重庆乡村旅游园发展的现存问题 | 第25-29页 |
·景观功能 | 第25-28页 |
·景观形象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4 成都三圣乡乡村旅游开发成功案例解析 | 第30-37页 |
·三圣乡整体概况 | 第30-35页 |
·花乡农居 | 第31-32页 |
·幸福梅林 | 第32-33页 |
·荷塘月色 | 第33页 |
·东篱菊园 | 第33-34页 |
·江家菜地 | 第34-35页 |
·三圣乡五朵金花规划建设成功特点 | 第35-37页 |
·科学统筹规划布局 | 第35页 |
·塑造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模式 | 第35页 |
·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传承 | 第35-36页 |
·突出特色,树立品牌 | 第36页 |
·多种经营方式,提高农民就业率 | 第36-37页 |
5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建议 | 第37-51页 |
·重庆地区乡村旅游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 第37-39页 |
·统筹兼顾原则 | 第37页 |
·资源共享原则 | 第37-38页 |
·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原则 | 第38页 |
·量体裁衣突出特色原则 | 第38-39页 |
·改善人居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统一原则 | 第39页 |
·灵活的规划设计原则 | 第39页 |
·重庆乡村旅游园景观整体规划方法 | 第39-43页 |
·开辟形式多样的娱乐场所 | 第40-41页 |
·对旅游服务接待地进行合理化设计 | 第41-42页 |
·对乡村旅游园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分配布局 | 第42页 |
·建立流畅的道路体系 | 第42-43页 |
·重庆乡村旅游园景观细部规划方法 | 第43-51页 |
·农户庭院的改造 | 第43-44页 |
·农林牧副渔景观设计 | 第44-46页 |
·乡村旅游园景观小品及服务设施 | 第46-51页 |
6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