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棉花黄萎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8-9页 |
·黄萎病病原菌的鉴定 | 第9-10页 |
·棉花黄萎菌病原菌微菌核的研究 | 第10-12页 |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 第12-13页 |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的研究 | 第13-14页 |
·棉花黄萎病菌的毒素研究 | 第14-16页 |
·棉花黄萎病的综合防治 | 第16-18页 |
2 引言 | 第18-19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棉花黄萎病菌菌株 | 第19页 |
·供试棉花品种 | 第19-20页 |
·有关实验试剂 | 第20页 |
·试验主要仪器 | 第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菌株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第20页 |
·培养性状的比较测定 | 第20页 |
·温度对棉花黄萎病菌菌落直径的影响 | 第20页 |
·棉花黄萎病菌致病性测定 | 第20-21页 |
·供试菌株 | 第20页 |
·鉴别品种 | 第20-21页 |
·灭菌土准备和棉苗培育 | 第21页 |
·菌液的制备 | 第21页 |
·接菌方法 | 第21页 |
·调查记载 | 第21页 |
·棉花黄萎病菌毒素致萎活性的测定 | 第21-23页 |
·材料 | 第21-22页 |
·病菌培养 | 第22页 |
·病菌粗毒素提取 | 第22页 |
·水培棉苗 | 第22页 |
·棉花黄萎病菌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 | 第22页 |
·棉花黄萎病菌粗毒素蛋白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数据处理 | 第23-2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4-42页 |
·不同地区棉花黄萎菌的培养性状比较 | 第24-30页 |
·温度对棉花黄萎病菌的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测定 | 第31-37页 |
·不同棉花黄萎病菌菌株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 | 第37-40页 |
·棉花黄萎病菌粗毒素蛋白含量 | 第40-42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2-44页 |
·河南省棉花黄萎病病菌致病力测定研究 | 第42页 |
·棉花黄萎病病菌培养特性的研究及其与致病力相关性的研究 | 第42-43页 |
·棉花黄萎病病菌粗毒素致萎活性测定研究 | 第43页 |
·棉花黄萎病病菌粗毒素致萎活性与温室盆栽致病性的研究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英文摘要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