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

城市宜居性评价研究--以郑州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第11-16页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宜居城市研究现状第13-16页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第16-19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技术路线第17-19页
2 宜居城市的相关理论第19-32页
   ·宜居城市的概念内涵第19-24页
     ·人居环境的含义第19-20页
     ·宜居城市的概念第20页
     ·宜居城市的内涵第20-24页
   ·宜居城市的基本特征第24-26页
     ·宜居城市的地域性第24页
     ·宜居城市的动态性第24-25页
     ·宜居城市的阶段性第25页
     ·宜居城市的相对性第25-26页
   ·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第26-32页
     ·人居环境理论第26-27页
     ·生态城市理论第27-28页
     ·安全城市理论第28页
     ·和谐社会理论第28-2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9-30页
     ·学习型城市理论第30-32页
3 宜居城市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第32-42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第32-33页
     ·从人居环境角度研究第32页
     ·从规划设计角度研究第32页
     ·从综合发展角度研究第32-33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3-34页
     ·以人为本原则第33页
     ·可比性原则第33-34页
     ·可操作性原则第34页
     ·地域性原则第34页
     ·动态性原则第34页
   ·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第34-35页
   ·宜居城市评价内容与指标选择第35-39页
     ·经济发展度评价内容与指标第35-36页
     ·社会和谐度评价内容与指标第36-37页
     ·生活舒适度评价内容与指标第37-38页
     ·环境优美度评价内容与指标第38-39页
   ·宜居城市的评价方法第39-42页
     ·层次分析法第39-40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40-42页
4 郑州宜居性分析和评价第42-56页
   ·郑州市概况第42-44页
     ·城市自然概况第42-43页
     ·城市社会概况第43页
     ·城市经济概况第43-44页
     ·城市建设概况第44页
   ·郑州市宜居性分析第44-49页
     ·指标数据的处理第44-45页
     ·纵向主成分分析第45-47页
     ·横向主成分分析第47-49页
   ·郑州市宜居性评价第49-56页
     ·纵向比较分析第49-51页
     ·横向比较分析第51-52页
     ·综合评价第52-56页
5 提高郑州城市宜居性的对策第56-68页
   ·促进城市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第56-59页
     ·构建城市现代产业体系第56-58页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第58-59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第59页
   ·健全城市和谐社会保障体系第59-62页
     ·着力促进城市就业第59-60页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第60页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60-61页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第61-62页
   ·提高城市居住生活的舒适性第62-66页
     ·构筑现代城市功能体系第62-63页
     ·完善住房供应体系第63-64页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第64-65页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第65-66页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优美度第66-68页
     ·科学制订生态规划第66-67页
     ·积极推进生态建构第67页
     ·不断增强生态意识第67-68页
6 结语第68-70页
   ·论文主要结论第68页
   ·创新点和不足第68-69页
   ·需要探讨的问题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古建筑屋顶脊饰研究
下一篇:中原城市群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