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 ·目的 | 第9-10页 |
| ·选题的必要性 | 第10-11页 |
| ·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5页 |
| ·衰减关系的研究历程及现状 | 第11-15页 |
| ·评述 | 第15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的组织安排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烈度衰减规律研究 | 第17-34页 |
| ·方法 | 第17-23页 |
| ·烈度衰减模型 | 第17页 |
| ·烈度衰减公式的回归方法 | 第17-21页 |
| ·震级标定 | 第21-23页 |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23-29页 |
| ·结果 | 第29-30页 |
| ·验证 | 第30-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基于映射法的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 | 第34-44页 |
| ·方法 | 第34-38页 |
| ·映射法 | 第34-35页 |
| ·回归方法 | 第35-38页 |
| ·数据 | 第38-39页 |
| ·结果 | 第39-40页 |
| ·验证 | 第40-43页 |
| ·与华北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 | 第40-41页 |
| ·与东部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 | 第41-42页 |
| ·与上海及邻近地区地震动衰减关系对比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基于随机理论的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 | 第44-59页 |
| ·方法 | 第44-54页 |
| ·震源谱 | 第44-46页 |
| ·传播路径影响因子 | 第46-48页 |
| ·场地效应 | 第48-50页 |
| ·谱型参数 | 第50页 |
| ·随机过程最大值统计特性 | 第50-53页 |
| ·持时的确定 | 第53-54页 |
| ·区域性参数的选取 | 第54-56页 |
| ·品质因子的选取 | 第54-55页 |
| ·介质密度和剪切波速的确定 | 第55页 |
| ·应力降的选取 | 第55-56页 |
| ·场地辐射谱参数的选取 | 第56页 |
| ·结果 | 第56-57页 |
| ·验证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结语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烈度衰减关系 | 第59页 |
| ·基于映射法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 第59-60页 |
| ·基于随机理论的地震动衰减关系 | 第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