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油藏数值模拟国内外发展 | 第10页 |
|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原理 | 第10-12页 |
| ·化学驱驱油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 | 第12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 第12-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驱油机理 | 第14-27页 |
| ·聚合物驱油机理 | 第14-23页 |
| ·扩大波及系数 | 第15页 |
| ·聚合物的流变性与粘度 | 第15-18页 |
| ·聚合物粘弹性效应提高驱油效率 | 第18页 |
| ·聚合物在孔隙介质中的滞留 | 第18-20页 |
| ·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 第20-21页 |
| ·不可及孔隙体积 | 第21-22页 |
| ·相对渗透率曲线 | 第22-23页 |
| ·聚合物降解 | 第23页 |
| ·表面活性剂驱油机理 | 第23-24页 |
| ·降低张力机理 | 第23页 |
| ·增溶与乳化机理 | 第23页 |
| ·润湿反转机理 | 第23页 |
| ·聚并形成油带机理 | 第23页 |
| ·提高表面电荷密度机理 | 第23页 |
| ·改变原油的流变性机理 | 第23-24页 |
| ·表面活性剂对油层条件的选择 | 第24页 |
|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协同驱油机理 | 第24-25页 |
|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第24页 |
| ·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二元协同驱油作用 | 第24-25页 |
| ·驱替过程 | 第25-26页 |
| ·表面活性剂驱替过程 | 第25-26页 |
| ·聚合物驱替过程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数学模型 | 第27-36页 |
| ·基本假设条件 | 第27页 |
| ·基本方程 | 第27-28页 |
| ·辅助方程 | 第28-29页 |
| ·定解条件 | 第29页 |
| ·相关物化参数的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 ·聚合物驱相关模型 | 第29-32页 |
| ·表面活性剂相关模型 | 第32-33页 |
| ·聚合物 | 第33-34页 |
| ·综合物化参数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高台子油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数值模拟研究 | 第36-68页 |
| ·试验区基本概况 | 第36-43页 |
| ·地质特征 | 第36页 |
| ·油层发育情况 | 第36-37页 |
| ·油层沉积特征 | 第37-38页 |
| ·油层动用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38-39页 |
| ·开发简史 | 第39-40页 |
| ·试验对象及注采井距 | 第40-43页 |
|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43-52页 |
| ·模型概况 | 第43-48页 |
| ·水驱历史拟合 | 第48-52页 |
| ·方案预测 | 第52-66页 |
| ·二元体系物性参数 | 第52-55页 |
| ·提出方案 | 第55-57页 |
| ·水驱、聚驱方案预测 | 第57-58页 |
| ·二元驱方案预测 | 第58-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详细摘要 | 第74-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