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两类中药挥发性成分分析及两种不同参考系保留指数的关系探寻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引言第9页
   ·GC-MS与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油研究中的应用第9-11页
     ·挥发油第9-10页
     ·GC-MS在中药挥发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第10页
     ·保留指数在中药挥发性成分分析中的应用第10-11页
   ·化学计量学在中药复杂体系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第11-13页
   ·中药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第13-16页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辛温解表类中药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第18-50页
   ·引言第18-24页
   ·化学计量学方法—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算法第24-25页
   ·实验部分第25-27页
     ·样品来源第25页
     ·仪器与试剂第25页
     ·挥发油的提取第25页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条件第25-26页
     ·保留指数第26页
     ·数据处理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49页
     ·十二种辛温解表药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第27-28页
     ·挥发油组分的化学计量学解析第28-32页
     ·同分异构体的鉴别第32-33页
     ·挥发油组分定性定量结果第33-47页
     ·挥发油组分的比较分析第47-49页
     ·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区别第49页
   ·结论第49-50页
第三章 2-KETONES作为计算保留指数参考系的初步研究第50-63页
   ·引言第50-52页
     ·恒温保留指数第50页
     ·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第50-51页
     ·保留指数替代参考系第51-52页
   ·参考系化合物的选用第52页
   ·保留指数测定第52-53页
     ·仪器与材料第52-53页
     ·测定条件第53页
   ·参考系化合物的线性相关性第53页
   ·保留指数计算方法第53-55页
   ·数据与方法第55-61页
     ·数据第55-60页
     ·方法第60-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温莪术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第63-69页
   ·引言第63-64页
   ·实验与方法第64页
     ·仪器与材料第64页
     ·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第64页
     ·数据处理第64页
   ·结果与讨论第64-67页
     ·温莪术挥发油组分的化学计量学分辨第64-65页
     ·温莪术挥发油 GC-MS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第65-66页
     ·讨论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味补肝汤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中JNK及c-jun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大蒜素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