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葡萄球菌耐氟喹诺酮机制的初步探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26页 |
·材料 | 第14-17页 |
·菌株来源 | 第14页 |
·主要试剂以及来源 | 第14-15页 |
·主要仪器 | 第15-16页 |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第16-17页 |
·方法 | 第17-26页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临床菌株的收集和保存 | 第18-19页 |
·抗生素敏感实验 | 第19-20页 |
·基因扩增筛选NorA基因阳性菌株 | 第20-22页 |
·主动外排系统的检测 | 第22页 |
·总RNA提取 | 第22-23页 |
·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 第23-2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rA基因表达水平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26-38页 |
·药敏实验结果 | 第26页 |
·NorA基因阳性菌株PCR扩增结果 | 第26-31页 |
·NorA基因片段PCR扩增结果 | 第26-27页 |
·NorA基因启动子区PCR扩增结果 | 第27页 |
·NorA基因编码区、启动子区基因测序结果 | 第27-31页 |
·氧氟沙星在表皮葡萄球菌体内蓄积量 | 第31-34页 |
·氧氟沙星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氧氟沙星在菌体内的蓄积量 | 第31-34页 |
·表皮葡萄球菌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3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rA的表达 | 第34-3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进一步实验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综述 | 第4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