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长期性能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11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的应用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钢—混凝土组合梁长期性能的研究概况第11-15页
     ·混凝土徐变收缩理论的研究概况第11页
     ·组合梁时变分析的研究概况第11-13页
     ·组合梁刚度和变形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组合梁长期性能计算理论第16-33页
   ·引言第16-17页
   ·徐变及其理论第17-21页
     ·混凝土的时随性能第17页
     ·影响混凝土徐变收缩的因素第17页
     ·徐变收缩机理第17-18页
     ·徐变的基本理论第18-21页
     ·徐变计算理论的比较第21页
   ·组合梁短期效应分析第21-24页
   ·组合梁长期效应分析第24-28页
     ·龄期调整有效模量法(AEMM)长期效应分析第24-26页
     ·徐变系数的确定及应力重分布的时间相依性第26-27页
     ·总应力的时—空表达第27-28页
   ·组合梁长期刚度分析第28-31页
   ·理论应用分析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考虑徐变收缩效应的组合梁有限元分析过程第33-58页
   ·引言第33页
   ·徐变收缩模式的选取第33-40页
   ·有限元非线性过程第40-51页
     ·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假设第40页
     ·组合梁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第40-42页
     ·有限元法介绍第42-44页
     ·软件概况第44-45页
     ·建模方法第45-46页
     ·建模步骤第46-51页
   ·组合梁实例分析第51-53页
   ·组合梁算例分析第53-57页
     ·组合梁基本参数第53-54页
     ·内力与变形沿梁长分布第54-55页
     ·内力变形随时间变化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考虑不同参数的组合梁有限元分析过程第58-78页
   ·引言第58页
   ·连接件材料定义第58-61页
   ·算例分析第61-63页
   ·参数分析第63-77页
     ·栓钉布置位置第63-64页
     ·混凝土强度第64-66页
     ·混凝土板的高度第66-68页
     ·混凝土板的翼缘宽度第68-72页
     ·钢梁强度第72-73页
     ·钢梁大小第73-75页
     ·受力方式第75-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组合梁长期性能的灰色预测第78-86页
   ·引言第78-79页
   ·灰色预测模型第79-85页
     ·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第79-82页
     ·组合梁的收缩徐变预测第82-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全文总结第86-87页
   ·研究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及发表的论文情况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形模拟退火算法的网架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与二阶近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