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的缘由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结构和内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关联企业破产与外部债权人利益保护 | 第12-19页 |
·关联企业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 第12-15页 |
·关联企业破产的形态 | 第15-16页 |
·关联企业破产中债权人利益的冲突 | 第16-17页 |
·特别保护外部债权人利益的必要性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关联企业破产外部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现状 | 第19-27页 |
·立法的不足 | 第19-23页 |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局限 | 第19-20页 |
·关联关系损害赔偿制度的的局限 | 第20页 |
·破产撤销权制度和无效行为制度的不足 | 第20-22页 |
·司法解释和地方性法规之规定 | 第22-23页 |
·司法中的困境 | 第23-27页 |
·关联企业内部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性难以认定 | 第23-25页 |
·关联债务、担保问题突出,破产财产清理困难 | 第25页 |
·关联交易难以甄别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两大法系关联企业破产外部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比较分析 | 第27-35页 |
·英美法系关联企业破产外部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27-31页 |
·揭开公司面纱原则允许债权人直接向股东追索 | 第27-28页 |
·深石原则保护外部债权人优先受偿 | 第28-29页 |
·实质合并原则保护外部债权人公平受偿 | 第29-30页 |
·董事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义务原则 | 第30-31页 |
·大陆法系关联企业破产外部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 第31-35页 |
·损害赔偿和连带赔偿责任 | 第31-32页 |
·限制抵销和次位受偿 | 第32-33页 |
·债权人的代位求偿权 | 第33页 |
·董事分担责任制度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关联企业破产外部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35-50页 |
·禁止关联企业之间以债权人身份申请债务人破产 | 第35-36页 |
·增加针对关联交易行使撤销权的特别规定 | 第36-38页 |
·引入衡平居次原则确定关联企业破产债权的清偿顺序 | 第38-42页 |
·衡平居次原则与揭开公司面纱原则 | 第39-40页 |
·确立衡平居次原则的具体建议 | 第40-42页 |
·采用"例外适用"的实质合并原则解决数个关联企业破产清算问题 | 第42-45页 |
·实质合并原则在我国的理论与实务之争 | 第42-44页 |
·实质合并原则与法人人格否认原则 | 第44页 |
·采用"例外适用"的实质合并原则 | 第44-45页 |
·完善关联企业破产的法律责任 | 第45-50页 |
·破产企业相关责任人对外部债权人的法律责任 | 第46-48页 |
·控制企业对破产企业外部债权人的法律责任 | 第48-49页 |
·关联企业的受益补偿责任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