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生态安全约束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模式选择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4-28页
   ·研究背景第14-17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7-25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剖析第17-18页
     ·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分析第18-22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具体实践模式第22-25页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趋势第25-28页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未来趋势第26-28页
第2章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第28-32页
   ·选题意义第28-2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研究目标第30页
   ·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第30页
   ·研究方案第30-31页
   ·选题特色与可能取得的创新第31-32页
第3章 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相关的理论挖掘第32-50页
   ·土地集约相关理论挖掘第32-39页
     ·区位理论第32-35页
     ·地租地价理论第35-37页
     ·土地报酬理论第37-38页
     ·"点-轴"理论第38-39页
   ·生态安全相关理论挖掘第39-46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9-41页
     ·人地协调理论第41-44页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44-46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耦合第46-47页
   ·小结第47-50页
第4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思路搭建第50-70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遴选第50-59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内涵第50-51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设计第51-56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各指标层的具体含义阐释第56-59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及方法比对第59-65页
     ·评价标准比对第60-61页
     ·评价方法比对第61-65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与技术路线创建第65-67页
     ·评价模型设计第65-67页
     ·技术线路创建第67页
   ·小结第67-70页
第5章 典型样区选择及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特征识别第70-106页
   ·典型样区选择第70-71页
   ·典型样区基本概况第71-74页
     ·自然资源禀赋第71-72页
     ·人文社会资源第72页
     ·生态环境态势第72-73页
     ·比较优势资源第73-74页
   ·典型样区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第74-77页
     ·城市建设用地的阶段性特征第74-76页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来源第76-77页
   ·典型样区踏勘线路设计和不同用地类型的总体特征第77-103页
     ·典型样区踏勘线路设计第77-79页
     ·不同用地类型的总体特征第79-101页
     ·典型区城市土地集约与生态安全间问题识别第101-103页
   ·小结第103-106页
第6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南岸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景第106-128页
   ·评价区域的确定第106-107页
     ·宏观尺度评价区域选择第106-107页
     ·中观尺度典型评价区域选取第107页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07-109页
     ·宏观尺度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07页
     ·中观尺度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07-109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09-112页
     ·宏观尺度评价指标体系第109-110页
     ·中观评价指标体系第110-112页
   ·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第112-115页
     ·宏观尺度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第112-113页
     ·中观尺度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第113-115页
   ·评价结果与分析第115-126页
     ·宏观尺度评价结果与分析第115-120页
     ·中观尺度评价结果与分析第120-126页
   ·小结第126-128页
第7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南岸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探寻第128-140页
   ·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地区土地利用模式对比第128-134页
     ·集中型集约利用模式第128-130页
     ·分散型集约利用模式第130-132页
     ·空间协调与概念混合开发模式第132页
     ·发达国家与地区集约用地启示第132-134页
   ·典型区现有城市土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134-137页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第134-135页
     ·土地利用的产出率不高第135-136页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重视不够第136-137页
   ·生态安全约束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选择第137-139页
     ·集中型宗地-总体集约模式第137-138页
     ·分散型组团-沿轴集约模式第138页
     ·集中-分散混合型集约模式第138-139页
   ·小结第139-140页
第8章 生态安全约束下南岸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适应性对策安排第140-146页
   ·走集约高效土地利用之路第140-141页
     ·存量土地盘活挖潜第140页
     ·工业园区统筹发展第140-141页
     ·开源节流措施并举第141页
   ·建宜居健康环境友好之城第141-143页
     ·以人地和谐为根本第141-142页
     ·以宜居健康为导向第142页
     ·以公众参与为保障第142-143页
   ·强政府调控土地管理之能第143页
     ·健全政府管理体制第143页
     ·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第143页
     ·严格监督检察机制第143页
     ·完善土地配置市场机制第143页
   ·小结第143-146页
第9章 结论与讨论第146-150页
   ·结论第146-148页
   ·讨论第148-149页
   ·创新点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6页
致谢第156-158页
发表论文及参与的课题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递进发展的要素成本与利益分享研究
下一篇:光照和DOM对水体中汞转化的影响机制及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