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招标起源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5页 |
·起源 | 第11页 |
·国外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发展及现状 | 第12-15页 |
·CM 承包模式简介 | 第15-16页 |
·CM 模式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CM 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方法归纳 | 第16页 |
·内容简介 | 第16-18页 |
2 冶金工程量清单及招标代理 | 第18-25页 |
·工程量清单 | 第18-19页 |
·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 | 第19-21页 |
·《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编制 | 第19页 |
·冶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特点 | 第19-20页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与 2008 版《冶金工业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区别 | 第20-21页 |
·招标代理制度 | 第21-23页 |
·招标代理制度产生原因 | 第22页 |
·招标代理的优越性 | 第22页 |
·招标代理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冶金工程招标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25-38页 |
·冶金工程招标实务 | 第25-29页 |
·招标过程的阶段介绍 | 第25-26页 |
·冶金工程项目招标的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 | 第26-29页 |
·不平衡报价的问题 | 第29-30页 |
·表现形式 | 第29页 |
·防治措施 | 第29-30页 |
·竞争规模不足的问题 | 第30-32页 |
·表现 | 第30页 |
·原因 | 第30-31页 |
·对策 | 第31-32页 |
·招标过程流于形式 | 第32-33页 |
·轮流坐庄 | 第32页 |
·二期工程评标前定标 | 第32-33页 |
·图纸和工程量遗漏问题 | 第33-34页 |
·表现 | 第33页 |
·对策 | 第33-34页 |
·招投标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 第34-36页 |
·回标分析软件的问题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招标过程中的博弈分析 | 第38-50页 |
·博弈论简介 | 第38-39页 |
·招标代理方与监管部门(业主)的博弈 | 第39-41页 |
·背景讨论 | 第39页 |
·博弈分析 | 第39-41页 |
·投标人之间的博弈 | 第41-46页 |
·投标人之间的竞争博弈 | 第41-43页 |
·投标人之间的合作博弈 | 第43-46页 |
·招标人与投标人间的博弈 | 第46-47页 |
·招标人与专家间的博弈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CCPP 项目施工招标分析 | 第50-60页 |
·工程及招标文件简介 | 第50-52页 |
·工程概况 | 第50页 |
·招标文件简介 | 第50-51页 |
·投标单位 | 第51页 |
·评标原则 | 第51-52页 |
·软件应用 | 第52-55页 |
·项目招标分析 | 第55-58页 |
·开标 | 第55-56页 |
·回标 | 第56-57页 |
·评标 | 第57-58页 |
·分析结论应用情况 | 第58-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4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展望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附表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