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 第8-12页 |
·标本选择 | 第8页 |
·主要试剂 | 第8页 |
·主要仪器 | 第8-9页 |
·连续切片法步骤 | 第9页 |
·端粒酶的TRAP-ELISA法检测 | 第9-11页 |
·淋巴结的采集、保存 | 第9页 |
·工作液的准备与保存 | 第9-10页 |
·组织提取及蛋白定量 | 第10页 |
·TRAP反应 | 第10-11页 |
·杂交和ELISA步骤 | 第11页 |
·阳性对照 | 第11页 |
·阴性对照 | 第11页 |
·阳性结果判定标准 | 第11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结果 | 第12-18页 |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结果 | 第12-13页 |
·连续切片EH染色法 | 第12页 |
·TRAP一ELISA法 | 第12-13页 |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和病人临床病理学的关系 | 第13-18页 |
·不同年龄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3-14页 |
·不同性别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4页 |
·不同大体分型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4-15页 |
·不同浸润深度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5页 |
·不同肿瘤大小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5-16页 |
·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6-17页 |
·不同临床分期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情况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18-25页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 第18-21页 |
·端粒的结构 | 第18页 |
·端粒的作用及端粒酶的功能 | 第18-19页 |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 | 第19-20页 |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演变及TRAP—ELISA法的应用 | 第20-21页 |
·胃癌的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微转移 | 第21-23页 |
·胃癌淋巴结转移与分期 | 第21-22页 |
·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意义及对胃癌分期的影响 | 第22-23页 |
·早期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 第23页 |
·影响胃下部癌No.1、No.9、No.14v组淋巴结转移、微转移的因素分析 | 第23-25页 |
结论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0页 |
附图 | 第30-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