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关于贫困与反贫困的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关于绩效及绩效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5-17页 |
·关于我国财政扶贫政策及资金绩效的研究 | 第17-19页 |
·本文研究相关约定 | 第19-20页 |
·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测度的界定 | 第19页 |
·扶贫对象 | 第19页 |
·其他假设约定 | 第19-20页 |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的提出 | 第22-33页 |
·收入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的经济后果分析 | 第22-24页 |
·反贫与扶贫的关系 | 第24-25页 |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的主要特征 | 第25-30页 |
·反贫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25-27页 |
·反贫能力的提高途径:自我供给机制和外部帮扶机制 | 第27-30页 |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的主要意义 | 第30-33页 |
第3章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42页 |
·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测度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第33页 |
·公共财政理论 | 第33-34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4-35页 |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的内涵 | 第35-37页 |
·构建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7-39页 |
·影响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的主要因素 | 第39-42页 |
·绩效评价的目的因素 | 第40页 |
·财政扶贫资金的职能因素 | 第40-41页 |
·财政扶贫的目标 | 第41页 |
·绩效测度的效度 | 第41页 |
·测度所需信息的相关性和充分性 | 第41-42页 |
第4章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与检验 | 第42-63页 |
·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42-49页 |
·问卷项目收集 | 第42页 |
·问卷项目整理步骤 | 第42-43页 |
·问卷项目初步设计 | 第43-44页 |
·项目设计中对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考虑 | 第44-49页 |
·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第49-57页 |
·预测试 | 第49-50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50-53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3-55页 |
·问卷的效度与信度检验 | 第55-57页 |
·基于路径分析的指标体系构成及权重的确定 | 第57-63页 |
·基于路径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基本步骤 | 第57-58页 |
·三种绩效的构成及权重 | 第58-59页 |
·综合绩效的构成及其对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体现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录 关于反贫能力提高导向的财政扶贫资金综合绩效指标的调查问卷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