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1. 产融结合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2页 |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原理 | 第17-18页 |
·相关概念及关联性阐述 | 第17页 |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途径 | 第17-18页 |
·产融结合的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产融结合的原因以及效应简析 | 第20-22页 |
·产融结合的原因简析 | 第20页 |
·产融结合的效应 | 第20-22页 |
2. 金融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机制 | 第22-27页 |
·产业资本的资金形成转化机制 | 第23-24页 |
·产业资本的资金导向机制 | 第24-25页 |
·产业资本的信用催化机制 | 第25-26页 |
·产业整合机制 | 第26页 |
·防范与分散风险机制 | 第26-27页 |
3. 典型产融结合模式分析 | 第27-39页 |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日本的主办银行体制 | 第27-29页 |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的概念、产生背景及代表国家 | 第27-28页 |
·日本的主办银行模式具体运作方式 | 第28页 |
·主办银行体制下日本政府的调控方式 | 第28-29页 |
·美国资本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第29-31页 |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的概念及代表国家 | 第29-30页 |
·美国的资本市场主导型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具体运作方式 | 第30-31页 |
·资本市场主导型模式下美国政府的调控方式 | 第31页 |
·韩国的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 第31-34页 |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的概念及代表国家 | 第31-32页 |
·韩国政府主导型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具体运作方式 | 第32-34页 |
·不同产融结合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34-39页 |
·各种产融结合模式比较分析 | 第34-36页 |
·对我国产融结合模式选择及发展的启示 | 第36-39页 |
4. 我国的产融结合历史回顾与现状简析 | 第39-47页 |
·中国产融结合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第39-44页 |
·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初期——1978 年改革开放 | 第39-40页 |
·改革开放到20 世纪90 年代初 | 第40-43页 |
·1993 年之后 | 第43-44页 |
·中国产融结合的特点 | 第44-45页 |
·我国产融结合存在的问题 | 第45-47页 |
5. 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途径选择 | 第47-59页 |
·目前我国产融结合的模式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 第47-48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及正效应 | 第48-50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简述 | 第48-49页 |
·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与产融结合 | 第49-50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50-55页 |
·我国目前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模式简析 | 第50-52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实证分析 | 第52-53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存问题概述 | 第53-55页 |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组建的途径 | 第55-56页 |
·对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监管措施的思考 | 第56-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