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引言 | 第11-19页 |
·选题意义 | 第11-14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外文献 | 第14-16页 |
·国内文献 | 第16-17页 |
·本文章节安排 | 第17-18页 |
·本文创新 | 第18-19页 |
2. 流动性的定义、度量及影响因素 | 第19-29页 |
·流动性的定义 | 第19-20页 |
·流动性的度量 | 第20-23页 |
·价格法 | 第21-22页 |
·交易量法 | 第22页 |
·价量结合法 | 第22页 |
·时间法 | 第22-23页 |
·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 第23-29页 |
·债券发行规模和期限设计 | 第23-24页 |
·基准债券的发行 | 第24-25页 |
·盯市制度 | 第25页 |
·税收制度 | 第25-26页 |
·交易和结算机制 | 第26-27页 |
·透明度 | 第27页 |
·做空机制 | 第27-28页 |
·交易主体 | 第28-29页 |
3. 境外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和提高流动性的经验 | 第29-41页 |
·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29-30页 |
·发达国家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和提高流动性经验 | 第30-38页 |
·美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和提高流动性的经验 | 第30-34页 |
·日本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和提高流动性的经验 | 第34-37页 |
·欧洲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和提高流动性的经验 | 第37-38页 |
·新兴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和提高流动性经验 | 第38-41页 |
4. 我国债券市场沿革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 第41-52页 |
·我国债券市场沿革 | 第41-43页 |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状 | 第43-52页 |
·交易机制 | 第43-45页 |
·发行规模 | 第45-46页 |
·发行期限结构 | 第46页 |
·发行债券种类 | 第46-48页 |
·成交量 | 第48-49页 |
·投资者类型 | 第49-52页 |
5.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样本数据和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实证分析 | 第53-57页 |
·买卖价差 | 第53-54页 |
·交易量 | 第54-55页 |
·平均每笔交易金额 | 第55-56页 |
·交易次数 | 第56-57页 |
6. 我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现状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57-60页 |
7. 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