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监护与其立法体例概述 | 第12-19页 |
一、监护概述 | 第12-17页 |
(一) 监护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 监护的性质 | 第13-17页 |
二、监护立法体例概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监护立法体例分析 | 第19-24页 |
一、我国监护立法体例现状 | 第19-21页 |
(一) 监护法律规范分散 | 第19-20页 |
(二) 采用大监护之立法体例 | 第20-21页 |
(三) 监护归属于民事主体制度 | 第21页 |
二、我国现行监护制度立法体例的缺陷 | 第21-24页 |
(一) 亲权与监护之制度模糊 | 第21-22页 |
(二) 监护身份关系上的性质之忽视 | 第22-24页 |
第三章 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地区)的监护立法体例与理念的演进 | 第24-34页 |
一、监护立法体例的演进 | 第24-29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地区)监护制度的立法体例及其演进 | 第24-26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监护制度的立法体例及其演进 | 第26-29页 |
二、监护理念的演进 | 第29-34页 |
(一) 监护立法本位的转变 | 第29-30页 |
(二) 监护职能的转变 | 第30-31页 |
(三) 监护的社会化与公法化 | 第31-32页 |
(四) 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确立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民法典体系下的监护立法体例重构 | 第34-51页 |
一、监护制度在民法体系的位置 | 第34-38页 |
(一) 监护制度主要归属于民法调整 | 第34-35页 |
(二) 监护制度应纳入《民法典》的“亲属编”中 | 第35-38页 |
二、监护与亲权分离的小监护之立法模式 | 第38-51页 |
(一) 适用大监护立法模式之基础的缺失 | 第38-42页 |
(二) 监护与亲权之分离与并行 | 第42-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