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领域及意义 | 第10-11页 |
·地球物理勘探发展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同相轴追踪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BP 神经网络 | 第16-32页 |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第16-25页 |
·人工神经网络概念 | 第16-17页 |
·神经网络的原理 | 第17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规则 | 第17-18页 |
·神经网络的构成 | 第18-23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 | 第23-25页 |
·BP 人工神经网络 | 第25-32页 |
·BP 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25-26页 |
·基本 BP 算法 | 第26-30页 |
·BP 人工神经网络的改进 | 第30-32页 |
第3章 地震特征参数分析及同相轴自动拾取 | 第32-42页 |
·地震特征参数分析与提取 | 第32-35页 |
·地震波形主要特征参数——时域参数 | 第32-33页 |
·地震波形主要特征参数——频域参数 | 第33-34页 |
·特征参数的提取 | 第34-35页 |
·同相轴自动拾取意义与方法研究 | 第35-42页 |
·同相轴自动拾取方法——倾角扇形 | 第35-38页 |
·同相轴自动拾取方法——边缘检测 | 第38-41页 |
·方法对比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 BP 算法的同相轴自动拾取的具体实现 | 第42-57页 |
·利用 BP 神经网络实现同相轴自动拾取 | 第42-56页 |
·ANN 样本的选择 | 第42-43页 |
·BP 神经网络初始权值的确定 | 第43页 |
·输入、输出层神经元数的确定 | 第43页 |
·隐含层数与隐含层神经元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学习和自动拾取 | 第44-45页 |
·地震波特殊参数的计算 | 第45-46页 |
·实际资料的处理 | 第46-56页 |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