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图目录 | 第13-15页 |
| 表目录 | 第15-16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三元催化剂法脱除汽车尾气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低温等离子法脱除汽车尾气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等离子体概念与分类 | 第17页 |
|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与分类 | 第17-18页 |
| ·低温等离子体治理大气污染物技术原理 | 第18-19页 |
| ·研究重点及发展方向 | 第19页 |
|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协同机理 | 第20-21页 |
| ·氮氧化物的脱除 | 第21-22页 |
| ·降低等离子体发生器功率消耗主要措施 | 第22-23页 |
|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脱除NO_x催化剂 | 第23-26页 |
| ·改性海泡石催化剂协同等离子体脱除NO_X研究 | 第26-29页 |
| ·概述 | 第26-27页 |
| ·以海泡石为载体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论文选题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9-31页 |
| 2 以海泡石为载体铜基催化剂制备 | 第31-46页 |
| ·海泡石的性质 | 第31-32页 |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32-33页 |
| ·试验系统 | 第33-34页 |
| ·催化剂性能评价系统 | 第33-34页 |
| ·配气系统 | 第34页 |
| ·反应系统 | 第34页 |
| ·实验使用仪器及设备 | 第34-36页 |
| ·汽车尾气分析仪(FGA-4100) | 第35-36页 |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6-41页 |
| ·概述 | 第36-3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39-41页 |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1-45页 |
| ·催化剂比表面积测定 | 第41页 |
| ·XRD物相分析 | 第41-43页 |
| ·催化剂微观形貌观测SEM | 第43-4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5-46页 |
| 3 协同效应 | 第46-63页 |
| ·反应器确定 | 第46-47页 |
|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46-47页 |
| ·煤基活性炭催化剂与等离子体协同研究 | 第47-53页 |
| ·催化剂装填量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47-49页 |
| ·空速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49-50页 |
| ·输入气体浓度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50-52页 |
| ·放电电压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52-53页 |
| ·改性海泡石催化剂与等离子体协同研究 | 第53-59页 |
| ·催化剂装填量与NO_x脱除率关系 | 第53-55页 |
| ·空速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55-56页 |
| ·输入气体浓度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56-57页 |
| ·放电电压与NO_x脱除率的关系 | 第57-59页 |
| ·实验结果比较 | 第59-61页 |
| ·催化剂装填量对NO_x脱除率影响的比较 | 第59页 |
| ·空速对NO_x脱除率影响的比较 | 第59-60页 |
| ·初始浓度对NO_x脱除率影响的比较 | 第60-61页 |
| ·放电电压对NO_x脱除率影响的比较 | 第6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 4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附录A 煤基活性炭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实验数据 | 第70-75页 |
| 附录B 改性海泡石催化剂与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反应实验数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