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D等离子体制备石墨烯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背景 | 第8-13页 |
·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 第8-10页 |
·作为微电子器件用石墨烯性能的要求 | 第10-11页 |
·石墨烯薄膜的发展方向与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等离子体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 第12-13页 |
·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13-17页 |
·微机械剥离法制备 | 第13-14页 |
·化学剥离方法制备 | 第14页 |
·SiC热解法制备 | 第14-15页 |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 | 第15-16页 |
·石墨烯的分离与转移 | 第16-17页 |
·本课题提出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工艺 | 第21-33页 |
·DBD放电的基本性质 | 第21-23页 |
·DBD放电原理 | 第21-22页 |
·DBD放电特性 | 第22-23页 |
·DBD放电的应用 | 第23-25页 |
·材料改性 | 第23-24页 |
·薄膜合成 | 第24-25页 |
·本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工艺参数 | 第26-29页 |
·基本工艺参数 | 第26-27页 |
·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27-28页 |
·工艺流程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3页 |
第三章 薄膜表征和性能检测 | 第33-40页 |
·动力学性能 | 第33-34页 |
·成膜速度 | 第33页 |
·薄膜大小面积 | 第33页 |
·薄膜层数 | 第33-34页 |
·薄膜的转移 | 第34页 |
·Si/SiO_2基底 | 第34页 |
·其它基底 | 第34页 |
·表面形貌 | 第34-36页 |
·光学显微镜 | 第34-35页 |
·SEM | 第35页 |
·AFM | 第35页 |
·TEM | 第35-36页 |
·STM | 第36页 |
·结构成分 | 第36-37页 |
·FTIR | 第36页 |
·XPS | 第36-37页 |
·XRD | 第37页 |
·Raman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0-58页 |
·金属镍片的抛光 | 第40-43页 |
·镍片上石墨烯的制备 | 第43-51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43-46页 |
·气体比例影响 | 第46-47页 |
·沉积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化学气相沉积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比较 | 第48-49页 |
·放电功率影响 | 第49-51页 |
·等离子体辅助石墨烯生长的机理 | 第51页 |
·镀镍单晶硅 | 第51-56页 |
·镍膜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52页 |
·镍膜不同厚度对生长石墨烯的影响 | 第52-56页 |
·薄膜的性能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58-60页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第5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58-59页 |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9-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