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A的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技术评价的起源及概念 | 第8-9页 |
·技术评价的作用 | 第9-10页 |
·技术评价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 | 第10-11页 |
·本研究主要工作及应用前景 | 第11-13页 |
2.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 | 第13-23页 |
·技术环境影响评价要素 | 第13-14页 |
·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系统 | 第13页 |
·技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程序 | 第13-14页 |
·技术评价研究内容综述 | 第14-16页 |
·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综述 | 第16-18页 |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第16-18页 |
·技术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第18页 |
·LCA应用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分析 | 第18-21页 |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3.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学设计 | 第23-35页 |
·生命周期的简化 | 第23-26页 |
·基于生命周期思想的简化 | 第23-25页 |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的简化 | 第25-26页 |
·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模糊层析分析法 | 第26-32页 |
·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合 | 第26-28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6-27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7页 |
·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27-28页 |
·技术环境影响模糊层次分析法内容 | 第28-32页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第28-30页 |
·建立技术评价模型 | 第30-32页 |
·技术环境影响评价LCA框架法 | 第32-34页 |
·目的和范围的确定 | 第32-33页 |
·清单分析 | 第33页 |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第33-34页 |
·结果解释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铅冶炼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 | 第35-54页 |
·铅冶炼技术简介 | 第35-38页 |
·铅冶炼技术原理 | 第35-36页 |
·现有铅冶炼技术 | 第36页 |
·炼铅技术及其环境影响 | 第36-38页 |
·铅冶炼技术评价体系 | 第38-43页 |
·评价目的 | 第38页 |
·评价对象的选取 | 第38-43页 |
·密闭鼓风炉炼铅技术 | 第38-40页 |
·富氧顶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 | 第40-42页 |
·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技术 | 第42-43页 |
·铅冶炼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 第43-53页 |
·铅冶炼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第43-45页 |
·铅冶炼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模型 | 第45-53页 |
·评价因素集设定 | 第45-48页 |
·模糊评判 | 第48-51页 |
·综合评判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铅冶炼技术环境影响评价-LCA框架法 | 第54-73页 |
·铅冶炼技术研究目的和范围 | 第54-55页 |
·铅冶炼技术LCA研究目的 | 第54页 |
·铅冶炼技术LCA功能单位 | 第54页 |
·铅冶炼技术系统边界 | 第54-55页 |
·铅冶炼技术清单分析 | 第55-58页 |
·铅冶炼技术清单数据收集 | 第55-57页 |
·铅冶炼过程LCA的分配方法 | 第57-58页 |
·铅冶炼技术LCA影响评价方法 | 第58-68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58-61页 |
·环境影响计算 | 第61-68页 |
·生态质量影响计算结果 | 第61-62页 |
·人体健康影响计算结果 | 第62-66页 |
·资源消耗影响计算结果 | 第66-67页 |
·综合影响计算结果 | 第67-68页 |
·结果解释 | 第68-72页 |
·环境影响关键环节识别 | 第68-70页 |
·各生产环节环境影响分析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结果与讨论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80-8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87页 |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