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其退出机制概述 | 第14-23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概述 | 第14-20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定义 | 第14-15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其他投资形式的辨析 | 第15-16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16-17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流程 | 第17-20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概述 | 第20-23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含义 | 第20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意义 | 第20-21页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 | 第21-23页 |
3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 第23-28页 |
·首次公开上市(IPO) | 第23-24页 |
·兼并收购(M&A) | 第24-26页 |
·管理层回购(Buy-back) | 第26-27页 |
·破产清算(Write-off) | 第27-28页 |
4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现状及退出障碍分析 | 第28-41页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现状 | 第28-31页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现状 | 第31-37页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情况 | 第31-34页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主要退出方式 | 第34-37页 |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障碍分析 | 第37-41页 |
·主板上市障碍 | 第37页 |
·海外上市障碍 | 第37-38页 |
·股权转让障碍 | 第38-39页 |
·相关法律障碍 | 第39-40页 |
·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机构 | 第40-41页 |
5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案例分析 | 第41-49页 |
·案例背景 | 第41-42页 |
·案例介绍 | 第42-46页 |
·案例分析 | 第46-49页 |
·退出方式分析 | 第46-48页 |
·成功原因分析 | 第48-49页 |
6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制度及其借鉴 | 第49-54页 |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制度 | 第49-51页 |
·美国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体系 | 第49-50页 |
·英国的"替代投资市场"(AIM)和"未上市股票市场"(OFEX) | 第50页 |
·日本的加斯达克市场(JASDAQ) | 第50页 |
·韩国的科斯达克市场(KSDAQ) | 第50-51页 |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交易退出的监管 | 第51-52页 |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和NASDAQ | 第51页 |
·英国AIM市场监管机制 | 第51-52页 |
·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交易退出制度启示 | 第52-54页 |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2页 |
·实施分层递进的市场交易准入制度 | 第52页 |
·建立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 第52-54页 |
7 完善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54-59页 |
·构建全国统一的OTC市场 | 第54-56页 |
·明确场外交易市场定位 | 第54-55页 |
·重置场外交易市场 | 第55-56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56-57页 |
·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务环境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