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7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7-8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8-13页 |
三、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四、本文研究的目标及方法 | 第14-15页 |
五、研究的价值与创新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春秋战国至隋唐:占卜与士人关系之发展大势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占卜与士人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占卜与士人 | 第19-21页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占卜与士人 | 第21-25页 |
第二章 宋代占卜术及占卜风气 | 第25-39页 |
第一节 宋代占卜术 | 第25-32页 |
第二节 宋代占卜风气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宋代占卜风气对社会群体的影响 | 第34-39页 |
第三章 宋代士人的占卜行为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宋代士人占卜的前提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宋代士人占卜的方式 | 第42-48页 |
第三节 宋代士人占卜的内容 | 第48-51页 |
第四章 宋代士人的占卜心态 | 第51-69页 |
第一节 士人占卜心态分析 | 第51-57页 |
第二节 士人占卜心态的评价 | 第57-69页 |
第五章 宋代士人占卜行为及心态的影响 | 第69-75页 |
第一节 对宋代占卜风气的影响 | 第69-72页 |
第二节 对其他社会风气的影响 | 第72-75页 |
第六章 "天人相系"的文化传承:占卜、士人与中国思想文化 | 第75-83页 |
第一节 占卜与儒家 | 第75-79页 |
第二节 占卜与道教 | 第79-80页 |
第三节 占卜与佛教 | 第80-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个人简介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