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概况 | 第11页 |
| ·柑桔产业概况 | 第11页 |
| ·营养与经济价值 | 第11页 |
| ·风味劣变机理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 ·影响柑桔果实风味的主要物质 | 第12-13页 |
| ·风味劣变机理探讨 | 第13-18页 |
| ·调控技术 | 第18-21页 |
| ·保鲜处理 | 第18-19页 |
| ·贮藏条件 | 第19-21页 |
| ·柑桔风味劣变机理研究的展望 | 第21-23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23-27页 |
| ·研究背景 | 第23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的目标 | 第24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页 |
| ·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 ·试验处理 | 第27-28页 |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28-29页 |
| ·总糖含量 | 第28页 |
| ·酸含量滴定 | 第28页 |
| ·维生素C含量 | 第28页 |
| ·乙醇含量 | 第28页 |
| ·乙醛含量 | 第28页 |
|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 | 第28页 |
|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 | 第28-29页 |
|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 | 第29页 |
| ·果实的呼吸速率 | 第29页 |
| ·果皮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REC) | 第29页 |
| ·数据处理 | 第29-31页 |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61页 |
| ·风味物质变化 | 第31-34页 |
| ·糖含量变化 | 第31-33页 |
| ·酸含量变化 | 第33-34页 |
| ·异味物质产生 | 第34-38页 |
| ·乙醇含量变化 | 第34-36页 |
| ·乙醛含量变化 | 第36-38页 |
| ·POD活性的变化与果实风味劣变的关系 | 第38-40页 |
| ·CAT活性的变化与果实风味劣变的关系 | 第40-42页 |
| ·SOD活性的变化与果实风味劣变的关系 | 第42-44页 |
| ·VC含量变化与果实风味劣变的关系 | 第44-45页 |
| ·呼吸强度与果实风味劣变的关系 | 第45-47页 |
| ·果皮电导率与果实风味劣变的关系 | 第47-49页 |
| ·风味物质、异味物质与其他各生理指标相关性 | 第49-52页 |
| ·风味物质(总糖、酸)与其它各生理指标相关性 | 第49-50页 |
| ·异味物质(乙醇、乙醛)与各生理指标相关性 | 第50-52页 |
| ·控制技术 | 第52-61页 |
| ·不同气体成分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52-55页 |
| ·打蜡、单果包装处理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 ·不同贮藏温度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 ·不同贮藏时间对贮藏效果的影响 | 第58-61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61-65页 |
| ·柑桔果实的主要风味物质 | 第61页 |
| ·柑桔果实异味物质 | 第61页 |
| ·POD活性的变化对柑桔果实风味劣变的影响 | 第61-62页 |
| ·CAT活性的变化对柑桔果实风味劣变的影响 | 第62页 |
| ·SOD活性的变化对柑桔果实风味劣变的影响 | 第62页 |
| ·维生素C对柑桔果实风味劣变的影响 | 第62页 |
| ·呼吸强度对柑桔果实风味劣变的影响 | 第62-63页 |
| ·果皮相对电导率对柑桔果实风味劣变的影响 | 第63页 |
| ·指标互作 | 第63页 |
| ·控制技术探讨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附录英文缩写词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