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4-19页 |
1. 材料 | 第14-15页 |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实验条件 | 第14页 |
·饲料 | 第14页 |
·实验药物 | 第14-15页 |
·实验试剂 | 第1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模型制备与分组 | 第15-16页 |
·给药方法 | 第16页 |
3. 观察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16-17页 |
·一般情况观察 | 第16页 |
·血脂 | 第16-17页 |
·血样标本采集 | 第16-17页 |
·血脂测定方法 | 第17页 |
·肝指数检测 | 第17页 |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17页 |
·肉眼观察 | 第17页 |
·HE染色 | 第17页 |
·光镜下观察 | 第17页 |
4. 统计学分析 | 第17-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6页 |
1. 大鼠一般情况 | 第19页 |
2. 各组大鼠肝湿重、肝指数比较 | 第19-21页 |
3. 各组大鼠血清TC、TG、LDL-C、HDL-C比较 | 第21-22页 |
4. 肝组织病理学观察 | 第22-26页 |
·肉眼观察 | 第22-23页 |
·光镜下观察 | 第23-26页 |
讨论 | 第26-39页 |
1. 中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第26-30页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名归属探讨 | 第26页 |
·中医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因病机探讨 | 第26-27页 |
·临床研究 | 第27-30页 |
·主方辅以随症加减 | 第27-28页 |
·经方加减 | 第28-29页 |
·辨证分型或分期治疗 | 第29-30页 |
2. 现代医学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认识 | 第30-34页 |
·流行病学 | 第30页 |
·危险因素 | 第30-31页 |
·发病机制研究 | 第31-32页 |
·现代药物治疗现状 | 第32-34页 |
3. 楂七降脂袋泡茶剂的组方依据 | 第34-37页 |
·组方依据 | 第34-36页 |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 | 第36-37页 |
4. 楂七降脂袋泡茶剂的治疗效应作用及机理探讨 | 第37-39页 |
·调节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脂 | 第37-38页 |
·改善肝脏病理组织学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综述 | 第48-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