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1 假眼小绿叶蝉发生和防治概况 | 第12-14页 |
| ·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2 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间化学和色彩通讯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 ·化学信息在三级营养关系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 ·视觉信息在三级营养关系中的作用 | 第15-16页 |
| ·三重关系常用的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 3 缨小蜂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稻虱缨小蜂 | 第18-19页 |
| ·假眼小绿叶蝉缨小蜂 | 第19页 |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一章 茶梢利它素对假眼小绿叶蝉的引诱效应 | 第21-2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2页 |
| ·材料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8页 |
| ·诱效观察 | 第22页 |
| ·半衰期观察 | 第22-28页 |
| 第二章 缨小蜂对茶梢信息物的行为反应 | 第28-37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8-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8-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分析方法 | 第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 ·以植物材料为味源 | 第31-35页 |
| ·茶梢挥发物为味源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多种色彩对假眼小绿叶蝉和缨小蜂等茶园昆虫的引诱效应 | 第37-48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7-38页 |
| ·材料 | 第37-38页 |
|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 ·假眼小绿叶蝉对色彩的选择性 | 第38-39页 |
| ·缨小蜂对颜色的选择反应 | 第39-40页 |
| ·茶园昆虫对色彩的选择性 | 第40-48页 |
| 第四章 缨小蜂种群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跟随效应 | 第48-55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 ·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跟随效应 | 第48页 |
| ·嫩茎不同部位叶蝉卵的分布 | 第48页 |
| ·龙井茶原产地10 个典型茶园内假眼小绿叶蝉卵寄生蜂寄生率 | 第48-5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 ·缨小蜂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的跟随效应 | 第50-51页 |
| ·嫩茎不同部位叶蝉卵的分布 | 第51-54页 |
| ·龙井茶原产地10 个典型茶园卵寄生率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缨小蜂形态特征观察 | 第55-61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5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61页 |
| ·鉴定出的2 种缨小蜂学名 | 第55页 |
| ·叶蝉卵和缨小蜂几个虫态的形态特征 | 第55-61页 |
| 第六章 讨论 | 第61-63页 |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