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 第14-19页 |
一、公共服务 | 第14-15页 |
二、公共文化 | 第15页 |
三、公共文化服务 | 第15页 |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主体界定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与内容 | 第19-22页 |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 | 第19页 |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 | 第22-35页 |
第一节 包头市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2页 |
第二节 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取得的成就 | 第22-31页 |
一、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优势 | 第23-24页 |
二、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 | 第24-31页 |
第三节 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深圳和香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 第35-43页 |
第一节 深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 第35-37页 |
一、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第35-36页 |
二、公共文化活动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形式新颖多样 | 第36页 |
三、充足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 第36页 |
四、特有的外来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第36-37页 |
五、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 | 第37页 |
第二节 香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 | 第37-40页 |
一、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 第38页 |
二、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第38-39页 |
三、财政投入力度大 | 第39-40页 |
四、重视服务效果评估 | 第40页 |
第三节 深圳和香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启示 | 第40-43页 |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第40页 |
二、鼓励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更多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 第40-41页 |
三、加大财政投入 | 第41页 |
四、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效果评估 | 第41-43页 |
第四章 完善包头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 | 第43-59页 |
第一节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样化发展 | 第43-46页 |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职能 | 第44页 |
二、促使非政府组织多方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 第44-45页 |
三、鼓励企业等营利性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 | 第46-51页 |
一、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 | 第46-48页 |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 | 第48页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机制 | 第48-49页 |
四、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 第51-54页 |
一、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 第52-53页 |
二、加快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 第53-54页 |
第四节 丰富和优化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 第54-55页 |
一、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种 | 第54-55页 |
二、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 | 第55页 |
第五节 加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 第55-59页 |
一、加大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投入 | 第56-57页 |
二、建立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信息系统 | 第57页 |
三、丰富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 | 第57-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