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油沥青气化过程及其在IGC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30页 |
·脱油沥青的物理化学性质 | 第14-15页 |
·脱油沥青气化机理与特性 | 第15-16页 |
·脱油沥青气化机理 | 第15页 |
·脱油沥青气化机理特性 | 第15-16页 |
·雾化机理与烧嘴雾化性能 | 第16-20页 |
·气流床气化技术 | 第20-22页 |
·GE(Texaco)气化炉 | 第20页 |
·Shell气化炉 | 第20-21页 |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炉 | 第21-22页 |
·气流床气化炉数值模拟方法 | 第22-26页 |
·炉内湍流流动数值模拟 | 第22-25页 |
·气流床气化炉数值模拟进展 | 第25-26页 |
·IGCC多联产技术进展 | 第26-30页 |
·IGCC技术发展概述 | 第26-28页 |
·IGCC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28页 |
·多联产系统进展 | 第28-30页 |
第3章 脱油沥青烧嘴雾化性能及机理研究 | 第30-54页 |
·烧嘴雾化性能测试 | 第30-39页 |
·与雾化相关的脱油沥青物理性质表征 | 第30-33页 |
·实验流程与方法 | 第33-35页 |
·实验条件 | 第3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5-39页 |
·脱油沥青雾化机理研究 | 第39-52页 |
·实验装置与流程 | 第39-42页 |
·二次破裂模式 | 第42-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气化炉冷态流场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 第54-67页 |
·冷态流场测试 | 第54-58页 |
·实验条件与流程 | 第54-55页 |
·测试仪器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58页 |
·冷态流场数值模拟 | 第58-63页 |
·停留时间分布测试与模拟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脱油沥青气化过程分析与模拟 | 第67-77页 |
·气化过程分析 | 第67-69页 |
·流动模型与反应特征 | 第67页 |
·气化炉内微观与宏观混合时间 | 第67-68页 |
·炉内微观混合和宏观混合的时间尺度 | 第68页 |
·气化炉内各反应区的特征 | 第68-69页 |
·停留时间分布对气化过程的影响 | 第69页 |
·气化过程模拟 | 第69-76页 |
·计算网格与工况 | 第69-71页 |
·模拟结果讨论 | 第71-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新型脱油沥青气化烧嘴开发与工业试验 | 第77-92页 |
·新型烧嘴结构 | 第77-78页 |
·采用新型烧嘴时气化炉气化过程数值模拟 | 第78-85页 |
·模拟计算条件 | 第79页 |
·模拟结果讨论 | 第79-85页 |
·新型烧嘴工业试验 | 第85-90页 |
·操作要求 | 第85-86页 |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6-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7章 多联产IGCC系统模拟及工艺方案优化分析 | 第92-119页 |
·以脱油沥青为原料的多联产IGCC工艺 | 第92-93页 |
·模拟方法与单元模型 | 第93-100页 |
·脱油沥青气化单元 | 第93-95页 |
·耐硫变换单元 | 第95-96页 |
·低温甲醇洗单元 | 第96-98页 |
·燃气轮机(GTG) | 第98页 |
·蒸汽轮机 | 第98-100页 |
·模拟工况选择 | 第100-101页 |
·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及讨论 | 第101-106页 |
·脱油沥青气化单元 | 第101页 |
·耐硫变换单元 | 第101-102页 |
·净化(低温甲醇洗) | 第102-105页 |
·燃气轮机GTG及蒸汽轮机STG | 第105-106页 |
·IGCC装置研究分析 | 第106-114页 |
·工艺技术和系统配置之分析 | 第106-107页 |
·IGCC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107-111页 |
·IGCC环境效益分析 | 第111-114页 |
·IGCC装置优化工艺方案的初步探讨 | 第114-118页 |
·IGCC装置优化工艺方案 | 第114-115页 |
·优化工艺方案与现有装置能力比较 | 第115-116页 |
·优化工艺方案的投资估算 | 第116页 |
·优化工艺方案的制氢成本 | 第116-1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8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1页 |
·结论 | 第119-120页 |
·展望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成果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