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6杨花药培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页 |
·花药培养 | 第8-11页 |
·花药培养的意义 | 第8页 |
·花药培养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 | 第9-11页 |
·杨树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 第11页 |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 第11-12页 |
·SSR分子标记原理 | 第12页 |
·SSR分子标记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2 B6杨花粉植株组培体系的建立 | 第14-24页 |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植物材料 | 第14页 |
·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14-15页 |
·主要培养基 | 第15-16页 |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材料水培及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 第16页 |
·花药消毒及接种 | 第16-17页 |
·光照、温度及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17页 |
·光照、温度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17页 |
·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 | 第17-18页 |
·蔗糖浓度对愈伤组织生长及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18页 |
·不同培养容器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18页 |
·不定芽的抽茎 | 第18页 |
·植株再生与移栽 | 第18-19页 |
·花粉愈伤组织诱导 | 第1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9-24页 |
·光照、温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19-20页 |
·低温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 第20页 |
·光照、温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0-21页 |
·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1页 |
·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1-22页 |
·不同培养容器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 | 第22页 |
·不定芽的抽茎 | 第22-23页 |
·植株再生与移栽 | 第23页 |
·花粉愈伤组织诱导 | 第23-24页 |
3 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 | 第24-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页 |
·倍性检测条件 | 第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4 微卫星(SSR)标记 | 第26-36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仪器设备 | 第26页 |
·实验试剂及配制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27-28页 |
·DNA质量检测 | 第28页 |
·SSR引物来源 | 第28页 |
·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28-29页 |
·SSR引物筛选 | 第29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29-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DNA的检测 | 第31页 |
·SSR体系的建立 | 第31-33页 |
·最佳SSR—PCR反应体系 | 第33页 |
·PCR反应产物上样量 | 第33-34页 |
·SSR引物筛选 | 第34-36页 |
5 讨论 | 第36-40页 |
·花粉植株的诱导 | 第36-38页 |
·温度 | 第36页 |
·光照 | 第36页 |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第36-37页 |
·低温预处理 | 第37页 |
·蔗糖浓度 | 第37页 |
·培养容器 | 第37-38页 |
·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 | 第38页 |
·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 第38页 |
·影响变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的技术因素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图版 | 第46-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