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简述 | 第11-16页 |
·国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成果 | 第11-13页 |
·国内旅游产业集群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国内外旅游产业集群研究对比 | 第15-16页 |
2 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16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 第18-19页 |
·旅游系统理论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对接 | 第19-25页 |
·旅游系统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旅游系统理论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的关联 | 第20页 |
·运用旅游系统的基本理论对旅游产业集群模型进行调整 | 第20-25页 |
3 运用旅游产业集群模型分析洛阳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37页 |
·洛阳市区及其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第25-34页 |
·核心主导层 | 第25-27页 |
·旅游要素层 | 第27-28页 |
·相关辅助层 | 第28-29页 |
·需求状况 | 第29-31页 |
·政府支持 | 第31-33页 |
·机遇 | 第33-34页 |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评价 | 第34-37页 |
·产业化程度高 | 第34-35页 |
·空间分布集中 | 第35页 |
·处在产业集群中的集聚阶段 | 第35-36页 |
·旅游产业集群类型齐全,并有条件形成市域旅游产业大集群 | 第36-37页 |
4 洛阳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和现实价值 | 第37-44页 |
·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 第37-41页 |
·旅游产品体系不完整 | 第37-38页 |
·产业要素配套不健全,尤其是县域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 | 第38-39页 |
·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 | 第39-40页 |
·旅游消费环境和旅游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 第40-41页 |
·产业管理体制没有理顺,资金、人才支撑不足 | 第41页 |
·洛阳市旅游产业集群的现实价值 | 第41-44页 |
·实现旅游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 第41-42页 |
·实现中小旅游企业的快速成长 | 第42页 |
·实现区域旅游品牌的创造 | 第42页 |
·实现洛阳市旅游产业的飞跃发展 | 第42-44页 |
5 洛阳市域旅游产业大集群的发展构想及对策分析 | 第44-54页 |
·洛阳市域旅游产业大集群的空间构想 | 第44-46页 |
·核心集群:古都、花都旅游产业集群 | 第44页 |
·县域集群 | 第44-46页 |
·洛阳市域旅游产业大集群的组织构想 | 第46-47页 |
·洛阳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 第46-47页 |
·洛阳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选择 | 第47页 |
·洛阳市域旅游产业大集群的市场构想 | 第47-49页 |
·完善旅游市场服务体系 | 第47-48页 |
·完善旅游营销渠道 | 第48-49页 |
·洛阳市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 第49-54页 |
·加强建设集群龙头企业,建立旅游企业集团,强化产业集群核心 | 第49页 |
·开发旅游新产品,完善旅游要素,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 第49-51页 |
·整合资源优势,促进县域旅游经济发展 | 第51页 |
·政府引导和产业自主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 第51-52页 |
·集群内的社区与经济生活的协调发展 | 第52页 |
·建立集群内部创新机制,增强集群企业整体创新能力 | 第52-54页 |
6 结论 | 第54-56页 |
·本文的结论 | 第54页 |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54-56页 |
·创新点 | 第54-55页 |
·不足之处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