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对外担保能力的法律规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2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13-28页 |
·公司对外担保与公司自治 | 第13-16页 |
·市场经济之要求 | 第13-14页 |
·公司自治之应有内涵 | 第14-15页 |
·不必然危及资本维持原则 | 第15页 |
·不必然违背营利性特征 | 第15-16页 |
·自治之不足 | 第16-21页 |
·与利益最大化相抵触 | 第16-18页 |
·危及公司股东利益 | 第18-19页 |
·危及公司债权人利益 | 第19-21页 |
·加大市场风险 | 第21页 |
·自治前提下之规制选择 | 第21-28页 |
·法律干预与公司的意思自治 | 第21-23页 |
·法律干预的必要性 | 第23-25页 |
·法律干预的不足 | 第25-26页 |
·公司自治与规制之协调 | 第26-28页 |
3 我国公司对外担保之立法分析 | 第28-37页 |
·旧公司对外担保立法之检视 | 第28-32页 |
·旧《公司法》的演绎 | 第28-29页 |
·《担保法解释》的逻辑 | 第29-30页 |
·上市公司之特殊设置 | 第30-32页 |
·新公司法的解读 | 第32-34页 |
·实体上之承认 | 第32-33页 |
·程序上之限制 | 第33-34页 |
·新公司担保立法的不足 | 第34-37页 |
·与现实相脱节 | 第34页 |
·法人治理结构有待完善 | 第34-35页 |
·公示制度有待发展 | 第35页 |
·决策主体之责任有待明确 | 第35-37页 |
4 公司对外担保法律规制的模式 | 第37-45页 |
·法律规制模式的异域风情 | 第37-41页 |
·"严格禁止"的演变 | 第37-39页 |
·"事先限制,例外许可"的变迁 | 第39-41页 |
·公司对外担保的规制标准 | 第41-45页 |
5 我国公司对外担保的路径选择 | 第45-52页 |
·实体上放松公司对外担保 | 第45页 |
·程序上适当限制 | 第45-52页 |
·解释论之应用 | 第46-49页 |
·立法论之展开 | 第49-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