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子书的小说因素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第一章 《淮南子》的小说因素 | 第12-27页 |
| 第一节 《淮南子》历史寓言故事的小说因素 | 第12-18页 |
| 一、辩证哲理与人物智慧形象的塑造 | 第12-15页 |
| 二、辩证哲理与情节的曲折设置 | 第15-18页 |
| 第二节 《淮南子》神话传说的小说因素 | 第18-27页 |
| 一、神人形象的塑造 | 第19-24页 |
| 二、故事情节的神奇浪漫 | 第24-27页 |
| 第二章 《说苑》、《新序》中的小说因素 | 第27-50页 |
| 第一节 儒家标准与理想下的君、臣形象 | 第27-42页 |
| 一、尊贤爱民之君 | 第27-33页 |
| 二、忠勇智慧之臣 | 第33-42页 |
| 第二节 《说苑》、《新序》的特殊情节设置 | 第42-50页 |
| 一、对话式情节 | 第42-45页 |
| 二、偶遇式情节 | 第45-50页 |
| 第三章 《风俗通义》中的小说因素 | 第50-69页 |
| 第一节 《风俗通义》的民间色彩 | 第50-54页 |
| 一、人物及内容的民间化 | 第51-53页 |
| 二、民间智慧的吸收 | 第53-54页 |
| 第二节 《风俗通义》的叙事特色 | 第54-62页 |
| 一、传统的史官式叙事 | 第55-57页 |
| 二、客观的叙事方法 | 第57-62页 |
| 第三节 《风俗通义》的志怪色彩 | 第62-69页 |
| 结语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附录 | 第73-76页 |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