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生态校园概况 | 第10-12页 |
| ·生态校园的定义 | 第10页 |
| ·生态校园的内涵 | 第10-12页 |
| ·生态校园的外延 | 第12页 |
| ·国内外生态校园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内生态校园 | 第12-13页 |
| ·国外生态校园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生态校园的比较 | 第15页 |
| ·我国生态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6-18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 2 生态校园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18-28页 |
| ·生态校园评价概述 | 第18页 |
| ·生态校园评价的内容 | 第18-19页 |
| ·校园生态系统的结构评价 | 第18页 |
| ·校园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 | 第18-19页 |
| ·校园生态系统的协调度评价 | 第19页 |
| ·生态校园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19-25页 |
| ·目前已有的生态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0-24页 |
| ·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4-25页 |
| ·生态校园评价的方法、程序和原则 | 第25-28页 |
| ·生态校园评价的方法 | 第25-26页 |
| ·生态校园评价的程序 | 第26-27页 |
| ·生态校园评价的原则 | 第27-28页 |
| 3 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校园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28-48页 |
| ·层次分析法概况 | 第28-32页 |
|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 第28-29页 |
|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第29页 |
| ·层次分析法的流程 | 第29-32页 |
| ·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38页 |
| ·生态校园层次结构的评价内容 | 第32-33页 |
| ·生态校园指标体系的层次构建思路 | 第33-35页 |
| ·生态校园三级指标构建详解 | 第35-38页 |
| ·层次分析法构建的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 | 第38-48页 |
| ·采集指标数据 | 第38页 |
| ·三级指标的打分制方法 | 第38-41页 |
| ·构造判断矩阵和确定各层相对权重 | 第41-45页 |
| ·一致性检验和组合权重的确定 | 第45-46页 |
| ·生态化指数综合评价 | 第46-48页 |
| 4 生态校园评价指标体系的实例应用 | 第48-56页 |
| ·选定评价校园简介 | 第48-49页 |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大学简介 | 第48页 |
| ·湖南文理学院简介 | 第48-49页 |
| ·资料的收集 | 第49-50页 |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49页 |
| ·调查问卷的发放 | 第49-50页 |
| ·校园环境质量和环境影响数据的收集 | 第50页 |
| ·数据统计的结果与分析 | 第50-53页 |
| ·调查问卷的统计 | 第50页 |
| ·校园环境质量和环境影响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第50页 |
| ·指标数据的汇总 | 第50-53页 |
| ·评价结果与建议 | 第53-56页 |
| ·两所高校生态校园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53-54页 |
| ·两所高校生态校园建设的建议 | 第54-56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56页 |
| ·问题与建议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74页 |
| 附录1 生态校园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调查问卷 | 第64-65页 |
| 附录2 生态校园指标重要性问卷 | 第65-68页 |
| 附录3 生态意识普及率的调查问卷 | 第68-72页 |
| 附录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平面图 | 第72-73页 |
| 附录5 湖南文理学院校园平面图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