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分区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 理论意义第10-11页
  (二) 实践意义第11页
 三 国内、国外研究情况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概况第12-13页
  (二) 国内研究概况第13-14页
 四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及研究资料来源第14-15页
  (一) 研究目标第14页
  (二) 研究内容第14-15页
  (三) 研究资料来源第15页
 五 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18页
  (一)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 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二章 基础概念界定和研究的基础理论第18-21页
 一 基础概念界定第18页
  (一) 土地利用的概念及内涵第18页
  (二) 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第18页
 二 研究的基础理论第18-21页
  (一) 区位理论第18-19页
  (二) 生态经济学理论第19-20页
  (三) 承载力理论第20-21页
第三章 洱海流域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模型构建和数据计算第21-24页
 一 水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体系第21-23页
  (一) 水质--污染源相应系数第21页
  (二) 污染分担率第21-22页
  (三) 入湖河流允许排放量的计算第22页
  (四) 削减量和削减率第22页
  (五) 模型计算条件第22-23页
 二 洱海水环境承载力计算第23-24页
第四章 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4-42页
 一 区域概况第24-25页
  (一) 自然特征第24页
  (二) 社会经济特征第24-25页
 二 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现状第25-32页
  (一) 洱海流域农业发展现状第25-28页
  (二) 流域农业污染源分布现状第28-32页
 三、流域农业用地污染源对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第32-35页
  (一) 流域农业用地污染源分析第32-35页
 四、流域农业土地利用与污染物排放量关系研究第35-42页
第五章 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第42-48页
 一 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发展的方向选择第42-45页
  (一) SWOT矩阵分析农业发展第42-43页
  (二) SWOT矩阵分析结果第43-45页
 二 洱海流域农业土地利用分区思考第45-48页
  (一) 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土地利用分区第45-46页
  (二) 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划分流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第46-48页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讨论第48-50页
 一、结论与意义第48-49页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墓地集约利用模式研究
下一篇:农地边际化背景下农户行为响应及其对粮食安全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咸宁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