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纯化及杜仲种仁中桃叶珊瑚苷积累规律初探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杜仲皮及叶的研究概况第14-34页
 第一节 杜仲皮及叶化学成分研究第14-17页
   ·木脂素类第14页
   ·苯丙素类第14-15页
   ·环烯醚萜类第15页
   ·黄酮类第15-16页
   ·多糖类第16页
   ·氨基酸类第16页
   ·杜仲胶第16-17页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第17页
 第二节 杜仲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第17-21页
   ·对血压的调节作用第18页
   ·抗肿瘤作用第18页
   ·补肾、增强机体免疫作用第18-19页
   ·抗氧化、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作用第19-20页
   ·安胎作用第20页
   ·保肝利胆、利尿作用第20页
   ·其它作用第20-21页
 第三节 杜仲叶绿原酸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第21-24页
   ·绿原酸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第21-22页
   ·绿原酸在植物中的分布第22页
   ·绿原酸生物活性第22-24页
 第四节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第24-27页
   ·浸提法第24-25页
   ·回流提取法第25页
   ·超声波提取法第25-26页
   ·超滤法第26页
   ·酶法提取第26-27页
   ·其它提取方法第27页
 第五节 绿原酸的分离与检测方法第27-32页
   ·常规分离第28页
   ·大孔树脂分离第28-32页
   ·绿原酸的检测分析方法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二章 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第34-70页
 第一节 酶法初步提取杜仲叶绿原酸工艺参数优化第34-44页
  1 试验仪器、试药和样品材料第34-35页
  2 实验原理第35页
  3 实验方法第35-37页
  4 结果与讨论第37-40页
  5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第40-41页
  6 酶法初步提取的杜仲叶残渣进一步用超声法辅助提取第41-42页
  7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的验证实验第42页
  8 讨论第42-44页
 第二节 大孔树脂对杜仲叶绿原酸富集纯化研究第44-54页
  1 大孔吸附树脂类型的筛选第45-47页
  2 NKA-Ⅱ型大孔树脂优选吸附条件的选择第47-52页
  3 工艺验证试验第52-53页
  4 讨论第53-54页
 第三节 杜仲叶中及杜仲叶干膏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第54-63页
  1 仪器与试药第54页
  2 RP-HPLC 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第54-59页
  3 RP-HPLC 法测定杜仲叶干膏中绿原酸的含量第59-63页
 第四节 硅胶柱层析法对杜仲叶干膏绿原酸粗品精制分离纯化的研究第63-68页
  1 仪器和试药第64页
  2 绿原酸的薄层色谱研究第64页
  3 实验步骤第64-65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5-68页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三章 杜仲种仁中桃叶珊瑚苷积累规律初探第70-86页
 第一节 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杜仲种仁与果皮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测定第70-77页
  1 仪器与试药第70-71页
  2 方法与结果第71-75页
  3 讨论第75-77页
 第二节 不同采收期杜仲种仁桃叶珊瑚苷含量测定及积累规律第77-84页
  1 仪器与试药第77-78页
  2 方法与结果第78-8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四章 杜仲叶中三种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积累规律第86-102页
 1 仪器、试药与样品第86-87页
   ·仪器第86-87页
   ·试药第87页
   ·样品第87页
 2 实验方法第87-97页
   ·色谱条件第87页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87-88页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第88页
   ·测定波长的选择第88-90页
   ·线性关系的考察第90-91页
   ·精密度试验第91-92页
   ·稳定性试验第92-93页
   ·重复性试验第93-94页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94-95页
   ·样品测定第95-9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97-100页
   ·流动相的选择第97页
   ·提取溶剂与方法的选择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结论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附录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七种菊花和十三种蓼科植物三种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荷叶、茜草降血脂、保肝和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