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策略 | 第11-13页 |
1.2.2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光伏不平衡接入的配电系统中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策略 | 第15-28页 |
2.1 引言 | 第15-16页 |
2.2 有序充电控制架构 | 第16-17页 |
2.3 家用EV充电负荷特性 | 第17-18页 |
2.4 EV充电优化模型 | 第18-22页 |
2.4.1 目标函数 | 第18-20页 |
2.4.2 配电系统运行约束 | 第20页 |
2.4.3 EV充电约束 | 第20-21页 |
2.4.4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 | 第21-22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22-27页 |
2.5.1 参数设置 | 第23-24页 |
2.5.2 仿真结果 | 第24-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3 含光伏接入的配电系统电动汽车分层分布式调度策略 | 第28-40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控制架构 | 第29-30页 |
3.3 分层分布式EV调度模型 | 第30-34页 |
3.3.1 EV充放电优化模型 | 第30-31页 |
3.3.2 区域调度机构模型 | 第31-33页 |
3.3.3 动态电价调整模型 | 第33-34页 |
3.4 EV分层调度策略流程 | 第34-36页 |
3.5 算例分析 | 第36-39页 |
3.5.1 参数设置 | 第36-37页 |
3.5.2 仿真结果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基于Voronoi图的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协同规划 | 第40-52页 |
4.1 引言 | 第40-41页 |
4.2 VORONOI图 | 第41-42页 |
4.3 集中式充电站与配电系统协同规划模型 | 第42-45页 |
4.3.1 目标函数 | 第42-44页 |
4.3.2 约束条件 | 第44-45页 |
4.4 求解流程 | 第45-47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7-51页 |
4.5.1 参数设置 | 第47-49页 |
4.5.2 仿真结果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52-53页 |
5.1 结论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