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古气候学论文

晚更新世至早全新世罗布泊沉积物孢粉组合特征及环境意义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4页
        1.2.1 晚更新世以来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罗布泊研究的进展第11-14页
    1.3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14-15页
        1.3.1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第14页
        1.3.2 区域研究现状决定第14-15页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实际工作量第15-18页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5页
        1.4.2 实际工作量第15-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及地质概况第18-26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第18-22页
        2.1.1 地貌特征第18-19页
        2.1.2 气候特征第19-20页
        2.1.3 水文特征第20-21页
        2.1.4 植被特征第21-22页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22-26页
        2.2.1 区域地层第22-23页
        2.2.2 构造第23-24页
        2.2.3 罗布泊的形成和演化第24-26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6-32页
    3.1 样品采集方法第26页
    3.2 年龄测试方法第26页
    3.3 孢粉分析方法第26-27页
        3.3.1 实验室样品处理第26-27页
        3.3.2 孢粉鉴定与统计第27页
    3.4 孢粉数据分析第27-32页
        3.4.1 孢粉百分比含量的计算第27-28页
        3.4.2 孢粉浓度的计算第28页
        3.4.3 图谱的生成第28页
        3.4.4 聚类分析第28页
        3.4.5 孢粉组合的主成分分析(PCA)第28-32页
第四章 结果和讨论第32-50页
    4.1 剖面岩性特征第32-34页
    4.2 年代确定第34-35页
    4.3 PCA分析结果第35-40页
        4.3.1 PCA结果第35-36页
        4.3.2 PCA结果分析第36-40页
    4.4 孢粉组合特征第40-47页
        4.4.1 主要孢粉种属第40-41页
        4.4.2 孢粉带的划分第41-47页
    4.5 孢粉组合反映的区域环境变化第47-48页
    4.6 罗布泊地区孢粉组合特征的环境意义第48-50页
        4.6.1 孢粉带1第48-49页
        4.6.2 孢粉带2第49页
        4.6.3 孢粉带3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5.1 主要结论第50-51页
        5.1.1 TPD3剖面年代序列的建立第50页
        5.1.2 PCA结果第50页
        5.1.3 气候和环境演化阶段的划分第50-51页
    5.2 问题与展望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ohs法手术治疗眼睑皮脂腺癌结果分析
下一篇:广彩斗方图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