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合同效力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相关合同效力现状 | 第13-22页 |
第一节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合同效力的立法现状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司法实践中的判决 | 第16-19页 |
第三节 对立法以及司法实践的评析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合同效力的理论学说 | 第22-26页 |
第一节 合同效力的三种理论学说 | 第22-24页 |
一 合同无效论 | 第22-23页 |
二 合同有效论 | 第23页 |
三 效力区别对待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对理论学说的评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借款合同的效力 | 第26-39页 |
第一节 借款合同有效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合同无效的排除适用 | 第28-35页 |
一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排除适用 | 第28-29页 |
二 损害国家利益的排除适用 | 第29-30页 |
三 违反强制性规定的排除适用 | 第30-33页 |
四 违反公序良俗的排除适用 | 第33-35页 |
第三节 代理人参与的情形 | 第35-39页 |
一 有权代理时的合同效力 | 第36-37页 |
二 无权代理时的合同效力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担保合同的效力 | 第39-44页 |
第一节 担保合同有效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担保合同效力瑕疵的情形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担保人的权利救济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