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科学技术论文

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伦理探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第14-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7页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第17-19页
        1.4.1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1.4.2 研究的难点第18-19页
第二章 大数据技术的兴起第19-29页
    2.1 大数据的相关概念第19-23页
        2.1.1 大数据的内涵第19页
        2.1.2 大数据的特征第19-22页
        2.1.3 大数据的本质及基本属性第22-23页
    2.2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2.3 大数据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24-25页
    2.4 大数据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及价值第25-29页
        2.4.1 政府领域第25-26页
        2.4.2 科学领域第26页
        2.4.3 商业领域第26-27页
        2.4.4 社会服务领域第27-29页
第三章 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主要伦理问题第29-38页
    3.1 数据异化问题第29-31页
        3.1.1 数据异化的含义第29-30页
        3.1.2 数据异化的表现第30-31页
    3.2 数据权利问题第31-33页
        3.2.1 数据拥有权与使用权的缺失第31-32页
        3.2.2 违背自由意志的数据选择第32-33页
    3.3 隐私安全受侵犯第33-35页
        3.3.1 数据挖掘导致隐私泄漏第33-34页
        3.3.2 数据预测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第34-35页
    3.4 网络技术对数据的滥用第35-36页
    3.5 数字鸿沟的负面影响第36-38页
第四章 大数据技术伦理问题成因分析第38-43页
    4.1 主体根源第38-39页
        4.1.1 利益驱动数据使用者侵犯他人数据权利第38-39页
        4.1.2 数据主体隐私保护意识薄弱第39页
    4.2 技术根源第39-41页
        4.2.1 数据基数大,管理难第39-40页
        4.2.2 数据永久存储,不易消除第40页
        4.2.3 数据传播过程中各环节主体不同,主体保护意识下降第40-41页
        4.2.4 数据的匿名性和隐藏性助长伦理问题的产生第41页
    4.3 社会规约第41-43页
        4.3.1 道德原则与立法滞后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第41-42页
        4.3.2 针对大数据技术的监督机制缺失第42-43页
第五章 以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为指导构建大数据时代伦理原则第43-50页
    5.1 伦理与科技伦理思想内涵第43-44页
    5.2 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思想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理论指导第44-47页
        5.2.1 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第44-45页
        5.2.2 科技与道德相互作用第45-46页
        5.2.3 科技的最终归宿应是为人类服务第46-47页
    5.3 构建大数据时代伦理原则第47-50页
        5.3.1 以人为本原则第47-48页
        5.3.2 无害共济原则第48-49页
        5.3.3 公正公开原则第49-50页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伦理问题治理对策思考第50-57页
    6.1 提高大数据技术应用相关者的数据素养第50-51页
        6.1.1 重构大数据伦理观第50-51页
        6.1.2 开展大数据伦理道德教育第51页
    6.2 完善计算机安全技术第51-52页
    6.3 加强大数据行业自律建设,接受社会监督第52-53页
        6.3.1 加强大数据行业自律机制建设,提高数据使用透明度第52-53页
        6.3.2 成立对大数据应用的第三方监管机构第53页
    6.4 健全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第53-55页
        6.4.1 有法可依,明确个人信息归属第53-54页
        6.4.2 明确责任,严格执法第54-55页
    6.5 政府明确落实大数据相关责任第55页
    6.6 加强国际数据交流与合作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M框架的网上商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复杂环境下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