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1.1 旅游业 | 第16-17页 |
2.1.2 旅游业转型升级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页 |
2.2.2 产业转型理论 | 第18-19页 |
2.2.3 产业升级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分析 | 第20-31页 |
3.1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措施 | 第20-22页 |
3.1.1 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 | 第20-21页 |
3.1.2 积极出台各类扶持政策 | 第21页 |
3.1.3 不断推进自主创新和改革 | 第21-22页 |
3.1.4 坚持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 第22页 |
3.2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成绩 | 第22-26页 |
3.2.1 旅游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 第22-24页 |
3.2.2 政府主导力度显著增强 | 第24页 |
3.2.3 旅游项目开发获得突破 | 第24-25页 |
3.2.4 旅游公共服务取得进展 | 第25-26页 |
3.2.5 旅游行业发展业绩明显 | 第26页 |
3.3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3.3.1 政府对旅游业推广宣传力度不足 | 第26-27页 |
3.3.2 政府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新 | 第27页 |
3.3.3 政府对旅游业的要素配置较薄弱 | 第27-28页 |
3.3.4 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比较滞后 | 第28页 |
3.4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3.4.1 政府政策保障不完善 | 第28-29页 |
3.4.2 旅游需求与方式未能向多样化转变 | 第29页 |
3.4.3 旅游品牌化建设不足 | 第29-30页 |
3.4.4 配套服务设施未有明显改善 | 第30-31页 |
第4章 国内外其他地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31-38页 |
4.1 国外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 第31-32页 |
4.1.1 法国:创建旅游质量品牌 | 第31页 |
4.1.2 德国:保护和开发历史景观及特色旅游 | 第31-32页 |
4.1.3 瑞士:举办会展提高旅游业知名度 | 第32页 |
4.2 国内其他地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 第32-34页 |
4.2.1 南京政府推动智慧旅游 | 第32-33页 |
4.2.2 扬州政府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化 | 第33页 |
4.2.3 溧阳市政府创新手段提升旅游业竞争力 | 第33-34页 |
4.3 国内外其他地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对于金坛区政府的启示 | 第34-38页 |
4.3.1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第34-35页 |
4.3.2 推进智慧旅游发展 | 第35-36页 |
4.3.3 推动创新营销模式 | 第36-37页 |
4.3.4 举办各类会议会展 | 第37-38页 |
第5章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 第38-52页 |
5.1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旅游转型升级总体目标和发展思路 | 第38-39页 |
5.1.1 旅游综合实力显著增长 | 第38页 |
5.1.2 转型升级都市休闲旅游 | 第38页 |
5.1.3 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 | 第38-39页 |
5.1.4 发展多业态产品体系 | 第39页 |
5.2 常州市金坛区政府旅游转型升级发展战略 | 第39-41页 |
5.2.1 旅游品牌化战略 | 第39页 |
5.2.2 产业复合发展化战略 | 第39-40页 |
5.2.3 城市旅游一体化战略 | 第40页 |
5.2.4 旅游休闲化战略 | 第40-41页 |
5.3 推动旅游业新格局的建设 | 第41-44页 |
5.3.1 加快“一核”旅游核心区的形成 | 第41-42页 |
5.3.2 强化金坛“两区”的建设 | 第42页 |
5.3.3 推进“多点”旅游基地的创建 | 第42-43页 |
5.3.4 构建交通空间网络化格局 | 第43-44页 |
5.4 推动旅游产品“休闲化”转型升级 | 第44-46页 |
5.4.1 坚持品牌化建设打造5A旅游景区 | 第44-45页 |
5.4.2 发展都市休闲游推动都市综合体建设 | 第45页 |
5.4.3 培育户外运动产品完善服务接待设施 | 第45-46页 |
5.4.4 创新旅游新业态发展专项旅游产品 | 第46页 |
5.5 提升旅游质量与服务水平 | 第46-48页 |
5.5.1 打造知名旅游品牌 | 第47页 |
5.5.2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 第47页 |
5.5.3 加强旅游质量监管 | 第47-48页 |
5.5.4 倡导诚信文明旅游 | 第48页 |
5.6 完善各类政策保障 | 第48-52页 |
5.6.1 切实加强区域合作 | 第48页 |
5.6.2 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 第48-49页 |
5.6.3 不断推动组织协调 | 第49页 |
5.6.4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 第49-50页 |
5.6.5 加强各类人才保障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