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HDR显示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LED区域背光动态调光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LED区域背光动态调光的液晶显示技术 | 第16-34页 |
2.1 背光技术 | 第16-17页 |
2.2 LED背光介绍 | 第17-20页 |
2.2.1 直下式LED背光 | 第17-18页 |
2.2.2 侧入式LED背光 | 第18-19页 |
2.2.3 直下式LED背光 | 第19-20页 |
2.3 LED区域背光动态调光技术 | 第20-29页 |
2.3.1 LED区域背光动态调光分类 | 第20-21页 |
2.3.2 现有的LED区域背光动态调光算法 | 第21-29页 |
2.4 常见算法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基于图像内容的区域背光算法 | 第34-52页 |
3.1 基于动态阈值和分区灰度最大值的区域背光动态调光算法 | 第34-42页 |
3.1.1 分区背光亮度提取 | 第35-36页 |
3.1.2 液晶像素补偿 | 第36-37页 |
3.1.3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3.2 基于液晶像素补偿两步法的区域背光动态调光算法 | 第42-50页 |
3.2.1 分区背光亮度提取 | 第43页 |
3.2.2 背光平滑 | 第43-45页 |
3.2.3 液晶像素补偿 | 第45-47页 |
3.2.4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基于最优化思想的区域背光算法 | 第52-66页 |
4.1 区域背光亮度调节问题 | 第52-54页 |
4.2 混合蛙跳算法 | 第54-56页 |
4.3 一种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的区域背光动态调光算法 | 第56-63页 |
4.3.1 改进的混合蛙跳算法 | 第56-57页 |
4.3.2 基于改进混合蛙跳算法的区域背光算法 | 第57-60页 |
4.3.3 仿真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5章 系统介绍和算法实测 | 第66-74页 |
5.1 HDR显示样机 | 第66-70页 |
5.1.1 样机架构 | 第66页 |
5.1.2 样机硬件平台 | 第66-68页 |
5.1.3 软件平台 | 第68-70页 |
5.2 样机算法实测 | 第70-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8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